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紙鍋也能燒水嗎?
提問:紙鍋能燒水嗎?
交流: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聯系生活的實踐經驗講出自己的理由。
媒體:播放“紙鍋燒水”視頻。
材料:紙盒或紙杯裝滿水、酒精燈、三角架。
匯報:學生一邊觀察實驗,一邊描述實驗現象,填寫課本“我的發現”。
歸納: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他們認為紙放在火上就會燃燒,用紙盒來燒水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動手做一做實驗,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們要大膽假設,敢于嘗試,就能知道其中的奧秘。
你會提問題嗎?
講述:科學家都是一些愛思考、愛提問的人,偉大的科學家往往從疑問開始,探索科學的海洋里有無窮無盡的知識與奧秘。
任務:你對自然現象或科學現象有什么疑問,請你把它寫下來。我們將通過以后科學課的學習,逐步找到答案。
目的:對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一個小測驗。知道科學就是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問問“為什么”,研究問題,回答疑問,探究“為什么”。
教后記:整節課我都和學生在實驗室做紙鍋燒水的試驗,出于安全考慮,在酒精燈上加了石棉網,但這樣熱量就來得少了很多,結果快下課時,也只燒到了冒汽泡的份,與學生想象中的沸騰現象有距離。
探訪生物王國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生命和非生命。
(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與區別。
(3)學會在周圍事物中初步認識生命。
能力培養:
(1)培養觀察、整理、比較、分類的能力。
(2)對生命與非生命的分類進行猜測。
(3)學習通過研究代表物體而歸納出該類物體一般特征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樂于與人合作。
(2)培養自主研究情操。
(3)感受世界的豐富性。
1.尋找生命
第一課時:草地里有什么?
任務: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劃出一定的范圍。
討論:一小片草地里會有什么?
(1)小組討論如何開展研究
(2)學生匯報、交流
(3)教師提示記錄要求、物品保存、小組合作等要求。
活動:學生觀察、尋找,把看到的物體全部記錄下來。
交流: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并說說自己分類的理由。
歸納:有生命的物體的特點是能從小長大,會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體則沒有這些特點,又叫做非生物。
第二課時:我知道的生物
導入:出示課本圖片。
討論:你見過這些生物嗎?你知道這些生物的名字嗎?
交流:
(1)說說你知道的生物的名字,并在小組中互相學習。
(2)你認為這些生物可以分成幾類?說說你的理由。
延伸:談談你最喜歡的動物或植物,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教后記:學生在草地上找到了很多東西,記在了本子上,但對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說得較少。
2.紅番茄
科學知識:
(1)以番茄為例,能從形態上認識植物的六大器官。
(2)豐富對葉的認識,了解葉的豐富多彩。
(3)在花和果實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實的結構,學會解剖與多角度的觀察。
(4)學習用比較的方法對不同的植物進行比較,認識更多的植物。
能力培養:
(1)了解觀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2)學會簡單的解剖技能。
(3)種植番茄或其他植物。
(4)學習通過研究代表植物進一步認識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