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活動:選擇并確定研究主題(約10’)
登上健康快車 計劃與組織:設計方案,形成探究思路 (約15’) 1課時-2課時
事實與證據:找尋數據并對過程和結果進行整理、分析(約1-1.5課時)
健康大本營 自愿分區活動 1課時
二、教學準備提示
課題 活動標題 教 學 準 備
材料、工具和場地的準備 教學方法準備
我給健康下“定義” 人體健康測試 ● 學生準備:彩筆
● 教室內可進行
實驗法
登上健康快車
事實與證據活動
● 秒表或手表、跳繩、資料圖片等
● 教室內外皆可進行
實驗法、
觀察法等
健康大本營 分區游戲
● 學生準備:搜集到的匯報交流資料
● 教師準備:運動娛樂器械、青春期健康保健測試等相關材料;《青春期衛生知識教育》視頻課件
● 教室內或運動場所或保健所等進行 游戲活動
表4-3 第四單元教學準備提示
三 、教學重點
由于本單元二級目標的訓練是建立在學生已有訓練的基礎上而進行的,所以需教師正確利用學生的擅長,將此研究做成系列的(對于一個組學生來說是專題性的)中期的探究活動,允許學生自己確定研究主題、自愿結成研究小組、自己設計研究方案、自行搜集事實與證據、自主選擇表達方式、自助進行表達與交流,從而借此大型探究活動,達到二級目標訓練的目的。同時鼓勵學生,堅持到底,不可中途氣餒,待一個主題研究已畢,可以再進行另一個主題的研究。另外,課時安排教師要不拘一格。
1 我給健康下“定義”
【教學重點】認識什么是健康。確定研究影響健康因素的主題。
【教學目標】
(1)利用健康測試等活動,認識什么是健康,確定研究影響健康因素的主題。
(2)對自己和周圍同學健康狀況的測試進行數據分析。
(3)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意識。
【教學過程】
(1)爭議中引入,討論中明確。
健康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理解可能更會引起爭議。基于此,教材不僅設計了幾種對健康的不同見解,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對健康的認識。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幾幅不同內容的畫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飲食、注意鍛煉、認真讀書等健康行為,也包括情緒暴躁摔書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內容,旨在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健康不僅僅只是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狀態、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內容。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從而完善對健康定義的內涵與外延的界定。
(2)活動中分析。
在學生達成對健康概念的定義后,教材編排了人體健康測試活動。測試的標準選自21世紀人體健康標準,意在使學生對健康做進一步的了解。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先結合標準分組測試或給自己打分,然后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教學中應注意,學生測試的結果會出現很大的不同,因此對于原因的分析也會有所區別,特別是標準中的第一條和第二條、第四條可能不被學生所接受,因為在他們的頭腦里,可能認為這幾點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