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登上健康快車
執教 :北京市平谷區峪口第二學區 王小金
評析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王素英
一、案例
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的開設,是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也是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趨勢。教學中篩選典型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和“生長基”,培養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1、以“生活”為背景,認識健康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全班近五十名學生,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表示聽說過,教師為之喜悅,“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此題一提出,同學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
生:只有身體好,才能革命好,才能為革命獻出力量。
師;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好的身體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基礎。
師:大家所說的“好的身體”,指的就是“健康的身體”。作為一名學生,是否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呢?談談你的想法。
生:我們是學生,同樣需要一個好的身體,如果有病在家或在醫院,還怎么在課堂聽講。
生:學生也應干好革命,我們的革命就是學習!
生:對!身體是學習的本錢!
(此時的學生比較激動,他們用心感受著健康的珍貴。為了使學生倍感科學知識的親密,把科學知識融入學生的身體里,融入生活之中,教師引導到“平時,人們是在什么場合下說這句話的?”一時激起千層浪。)
生:打仗時,上級領導對下屬說過這樣的話,讓他們堅強些,保重身體。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過這樣的電影!
師: 你如果是這個“下屬”,會怎么想?
生:我會非常感動!多吃飯多休息,不僅是為了心疼自己,也為了打更多的勝仗!
(全班同學一片嘩然。很多學生認為,在戰爭年代,“多吃飯多休息”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使然。而教師認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思維方式確實存在著差異,這是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背景不同所致的自然且真實的結果。學生是純真的,教師鼓起掌來。他們能從關愛生命的角度去思維,放眼于“打勝仗”,我們為什么不可給與掌聲的鼓勵!)
師:這句話離我們的生活遙遠嗎?
生:體育隊訓練時,我聽老師說過這句話。
師:聽到這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們應該好好鍛煉身體,不鍛煉身體就沒有健康的身體。
師:聽了這句話,除了懂得這個道理外,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生:高興!我知道關心我們身體的人不僅是家長還有老師。
(教師細心的感受著學生們穿越于生活的腳步聲,他們的發現得以挖掘,他們的情感得以激發。關愛生活,關愛他人,關愛自己,使學生樂在其中。)
生:有一次,我因媽媽沒給我買新衣服而生氣,好朋友王新打電話勸我時,也說了這句話。
師:你的媽媽真的不疼你嗎?她當時可能是什么想法呢?
生:疼!她當時也許就是為了省錢,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實際上,生氣更容易傷身體,良好的心態,對健康有好處。當時我要換位想想就好了。
師:接到電話的你是什么感覺?在電話另一端的人又會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