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粵教版)2
活動二:天氣與生活
㈠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天氣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我們的生產活動、 出行和農作物的生長都經常受到天氣的影響。你能舉出一些常見的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的例子嗎?
學生小組討論,并填寫下表:
項 目 晴 陰 雨 雪 ……
對出行
的影響
對生活
的影響
……
將學生討論結果通過幻燈機全班展示,評出最好的小組,給與適當獎勵。
㈡收集資料情況交流學習
因為我們還沒有網絡的條件,大家也已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在課前做好了“天氣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調查,現在交流一下認識,也請大家在課后繼續從書報中查閱有關的資料。
㈢角色扮演游戲
學生戴上自己或老師準備的頭飾,扮演各種角色,如晴天的太陽、雷雨的閃電、大雨、雪等,以及地面上的各種動物、植物等,表演不同天氣時會出現的情景
活動三:天氣與動物
①提問:天氣變化會對一些動物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快要下雨時,螞蟻往高處搬家,蜻蜓在低空飛行……大家還可以舉出一些例子嗎?
學生回答。
②為什么“蜻蜓低飛”就預示將要下雨呢?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認識這是蜻蜓是對天氣變化的適應。
③天氣諺語是以成語或歌謠形式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天氣變化的經驗。我國天氣諺語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內容豐富,其中很多可以用來制做長、中、短期天氣預報。 大家還知道那些天氣諺語呢?
教師舉例,并簡單解釋。學生回憶。
④你還知道那些天氣諺語中所包含的科學道理呢?有興趣可以課后研究。
二、新課講授:
1、了解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天氣現象,及懂得用語言描述天氣情況。
2、了解天氣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懂得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了解天氣除了使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以外,也時刻影響著各種動物的生活。
討論總結 收集天氣諺語。 鞏固與提高。
【教學反思歸納】
(一)應重視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溝通科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科學來源于生活,而粵教(科技)版科學課的內容都是選取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科學學習的活動,所要研究的問題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越感興趣。學生進入科學課堂之前,他們并不是一張白紙,四年級小朋友已有了或多或少的生活積累,這是我們開展科學教學值得研究和利用的財富。
(二)關于引導學生實施“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昂献鳌笔恰疤骄俊钡幕A,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些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其實在某些探究學習不必要求過高,而應該著眼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究活動應達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獲得身邊事物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三)應重視學生的“親歷”。《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性學習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應該如此處理教材:設計層層深入的探究實驗,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一直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親歷的活動中去體驗、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