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教學說明: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更好地表達我們的設計方案。
2、交流展示:我們的方案設計好了,請各小組向大家展示你們的設計,其他小組同學注意傾聽,提出好的建議。
教學說明:很多時候,我們設計的方案是不完善的,需要改進的,只有相互之間的交流才能促進我們不斷改進;注意傾聽,才可能對別的小組的方案提出建議;注意傾聽,才可能對自己的方案進行反思和改進。
3、閱讀:自主閱讀p28/29頁的科學自助餐。
教學說明:科學教科書為我們提供了拓展性的閱讀資料,教師要利用這些資料幫助我們的教學。閱讀科學自助餐的資料,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本組的采光方案,結合同學們的建議,對本組的方案進行進一步的修訂。
4、改進方案:請各小組根據剛才同學們的建議,結合科學自助餐里的啟示,對自己的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三、拓展
談話:請大家準備材料,下節課按照我們的方案進行實驗,看我們的方案能否成功。
把光請進來
【教學重點】
實驗驗證自己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并試圖改進自己的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能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設計方案,并能分析、評價、并試圖改進自己的設計方案。
(2)能在研究過程中提出新的問題。
【探究過程】
(1)實驗與驗證:制作模型,驗證自己的設計方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提出的改進方案到底是否能夠成功呢?這就需要用實踐去檢驗一下。而大多數科學研究都是先在實驗室里進行模擬實驗來進行檢驗的。這個環節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模擬實驗這個科學研究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繼續利用第二課時用來觀察采光不足現象時制作的模型,把自己的改進方案在模型中進行實驗觀察。
教材中的實驗圖分別是設想了兩組同學分別在做自己的模擬實驗,兩幅圖沒有必然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做不同的模擬實驗,而不能教條的要求學生按教材圖示進行實驗。
(2)整理與分析:分析實驗結果,提出評估和改進,并進行反復實驗驗證
證實和證偽都是科學研究本質屬性。因此,我們應當正視學生模擬實驗的成與敗,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分析實驗信息,尋找新的問題。
教材中的分析樣表旨在給學生一種分析研究思路上的參考,不是教學的必然內容。教學中不要把它作為科學知識內容去傳授。
(3)反思與總結:根據新的問題,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
這個環節是科學研究不斷延續和進步的關鍵環節。教材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懈探索的科學研究精神。因為考慮到小學生能力和知識是有限,他們并沒有能力把自己的很多美好的想法都變成現實。因此,教學時,我們應把握好“度”,對學生要求不要太高。應該大膽鼓勵學生能提出一些大膽的改進想法,而不必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我的“陽光小屋 ”
教學目標:
●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想象,和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一個“陽光小屋”。
●自覺收集關于光的資料,并能利用相關的資料,對本小組 “陽光小屋”的設計進行創新。
●通過實驗制造人工彩虹,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了解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所決定的。
●能對本小組的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對其他小組的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