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師:其他固體呢?怎樣改變它們發出的音調?
(學生領取橡皮筋、鐵棒、尼龍線、釵、三角鈴、幾個裝水的玻璃杯等器材,每組只能領取一類材料;教師用投影演示,強調用“敲”或“撥”的技法,不要“吹”。)
生1:(試驗后)橡皮筋繃得越緊,音調越高;繃得越松,音調越低。
生2:鐵棒越短,敲起來音調越高;鐵棒越長,敲起來音調越低。
生3:尼龍線繃得越緊,音調越高;繃得越松,音調越低。
生4:釵越小,音調越高;釵越大,音調越低。
生5:玻璃杯里裝的水越少,敲起來音調越高;裝的水越多,音調越低。
……
師:像實驗中的釵、鐵棒、玻璃杯、直尺等都類似于打擊樂器,橡皮筋、尼龍線類似于弦樂器。根據以上現象,同學們可以總結出什么規律?
生1(小結):打擊樂器越小,發出的音調越高;打擊樂器越大,發出的音調越低。
生2(小結):弦樂器(的弦)繃得越緊,音調越高;繃得越松,音調越低。
師:對這兩位同學總結的實驗結論,大家有沒有不同意見?
(可能學生會對“裝水的玻璃杯”這個實驗的理解有困難。教師要告訴學生:敲擊時,主要是玻璃杯與水振動發出的聲音。裝的水越多,可以認為玻璃杯與水組成的樂器越“大”,所以音調越低;反之,可以認為樂器越“小”,所以音調越高。其實驗結果與其他打擊樂器是一致的。)
3.調整氣體發聲的音調
師:用裝水的玻璃杯也可以研究氣體發聲的音調。
(在兩個玻璃杯中裝高低不同的水,教師演示吹玻璃杯發聲。)
師:音調有什么不同?
生:玻璃杯里裝的水越多,吹起來音調越高;裝的水越多,音調越低。
師:為什么與剛才敲擊玻璃杯的音調正好相反?
生:因為現在是氣體振動發聲。
師:如果我在另一個玻璃杯中,添加的水位于前兩者之間,預測一下,會吹出怎樣的聲音?
生:也位于兩者之間。
(教師按順序吹這三個玻璃杯,證實同學們的預測。)
師:看來,氣體發聲的音調有什么特點?
生:氣體越短,音調越高。
師:我們再做幾個實驗,看看能否證實我們的這個假設性解釋。
(教師指導學生做幾個氣體發聲的實驗:
吸管水哨:取一根吸管,在距端口4cm處深深地剪一刀(但不要剪斷),折成直角,將長的一截豎直插入水中,短的一截含入口中,輕輕吹氣,能聽到豎直吸管發出的哨聲。調整吸管插入水中的深度,能發出高低不同音調的聲音。
吸管排簫:將吸管剪成不同長度的幾根,排成一列,上端平齊,用膠帶粘在直尺上。用嘴順著吹吸管,它們會有規律地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
活塞笛子:取一根約25cm長的圓管,材質為金屬、玻璃、塑料或竹筒均可,將筷子的一頭纏上布條或固定住一個軟木塞,插進圓管下端做活塞,在圓管上端吹氣,同時抽動活塞,可產生不同音調的聲音。)
師:通過以上幾個實驗,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氣體越短,發出的音調越高;氣體越長,發出的音調越低。
四、修訂計劃
◇設計說明
同學們在在掌握了以上知識以后,應該對聲樂了解得更多了,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產生一些新的設想,有必要讓他們對原計劃進行修訂。
◆模擬課堂
師:我們的計劃是否有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
生:(小組討論、修訂草圖,特別是其中的制作對象、工具與材料部分。)
師:我們下節課就開始制作了,記得將必備的工具和材料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