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蘇教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燒杯或玻璃瓶(里面裝上高低不同的水),排簫,鋁板琴,各種長短、粗細、松緊不同的橡皮筋。
學生準備:自帶幾種小樂器,如:小鼓、三角鈴、音叉等。
教學過程
一、小游戲:猜一猜,這是誰的聲音?
二、研究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研究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組織學生做一個猜聲音的游戲
你能用同一個物體或樂器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嗎?(為學生準備器材或學生自備)
聲音的強弱叫做“音量”
剛才我們研究了聲音的強弱,有的時候聲音并不是很強,但卻很高,就好像我們唱歌時,有的音比較高一樣,那么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系呢?
總結一下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會發出高音?在什么情況下會發出低音?
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 學生進行判斷
學生上臺表演 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實驗前先進行實驗設計,選擇好實驗器材,預測實驗結果(選擇其中的一個實驗做)
學生發言
初步認識到自然界的聲音是各不相同的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意識到要使物體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需要不同的力量
學生通過實驗能意識到聲音有高低之分,與物體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也與杯中的水的多少有關
三、學生認識到怎樣發出高音或低音
第四單元 吃的學問
1、我們吃什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按照自定標準為食物分類。
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飲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給食物分類
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二 、新授
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
認識“偏食”的危害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有哪些呢?
對,食物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可有的人就是因為吃而得了疾病。實際上,每天吃什么是很有講究的,這里面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現在我來問一下,你們常吃的食物有哪些呢?
你能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食物分類嗎?(強調分類要有一個標準)
在這些食物中,你最愛吃什么呢?
現在我要做一個統計,我想統計一下你們最愛吃的三種食物(用圖表統計,強調三種)
通過統計,我們發現什么?
那這些食物里究竟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呢?
糧食類:豐富的淀粉,供給我們熱量和力量,支持我們的活動
魚、肉、蛋、奶、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我們生長發育必需的食物
油脂類:豐富的脂肪,供給我們能量和保持體溫,但不能多吃
蔬菜、水果類: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是我們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有哪些危害?
我們應該吃什么?
空氣、水、食物、陽光 米飯、蔬菜、肉類、水果……
學生按自己的標準給食物分類
小組交流、記錄,匯報給全班
對學生常吃的食物做一點了解
能按自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認識到各種食物所含有的營養并不一樣
意識到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
三、總結
初步意識到食物要搭配起來,不能單一
2、怎樣搭配食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作出自己一天飲食的“食物金字塔”。
設計一天的食譜,并用食物卡片,模擬配制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