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蘇教版)
知識與技能
知道如何科學搭配食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進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意識,注意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難點
知道如何科學搭配食物。設計一天的食譜,并用食物卡片,模擬配制午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片或自制課件——分別以咸食、甜食、肉類、油炸類食物為主的四份食物,“食物結構金字塔”方案等。
學生準備:紙餐盤或塑料盤,白卡紙、直尺、彩筆——開展模擬配餐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新授
分析幾份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
設計一天的食譜 設計一周的食譜 我們知道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你能說一說嗎?
那你們看看p46上這幾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嗎?
那怎么搭配才合理呢?先看p47金字塔圖,介紹
你能根據這個圖告訴我每天的食物應該怎樣搭配,才能保證營養全面、均衡?
你們每天的食物搭配合理嗎?根據你的食物日記,作出你的食物金字塔
好,現在就讓我們自己當一天家,來設計一天的食譜,在設計時要注意,比一比誰的設計最合理,又好吃,又省錢
學生討論,可以有多種方案
學生模擬繪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并進行分析
學生利用食物卡片,模擬配餐,并向全班介紹
設計一周的食譜,并記在活動記錄上 為新課做準備
對已有的食物搭配做分析,并能運用到生活中
了解人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是不一樣多的
初步會進行食物搭配
能分析出自己每天的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并能進行改進
三、動手設計食譜,會運用到生活中
3、食物的消化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品嘗和“跟蹤”小饅頭,并對小饅頭在體內的“旅行”和變化作出假設。
知識與技能
了解消化過程,認識消化器官。
知道什么樣的飲食習慣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飲食消化衛生,自覺培養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消化過程,認識消化器官。關注飲食消化衛生,自覺培養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
品嘗和“跟蹤”小饅頭,并對小饅頭在體內的“旅行”和變化作出假設。關注飲食消化衛生,自覺培養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饅頭,聽診器,有關消化過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小饅頭及搜集到的關于良好飲食習慣的諺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三、“跟蹤”小饅頭在身體里的“旅行”
食物在我們體內的變化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咬一口小饅頭,慢慢地咀嚼,仔細地體會它在嘴里發生的變化
小饅頭最終會被我們的身體消化和吸收,那么小饅頭在我們的身體里是怎樣“旅行”的呢?
你想知道嗎?
那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跟蹤”小饅頭呢?
小饅頭在我們體內要進行這么長的“旅行”,它在我們體內是怎樣慢慢變化的呢?p50
p51書上有四條關于飲食習慣的話,你認為這些話說得有道理嗎? 嘗試咀嚼小饅頭,體會其中的變化
學生猜測,討論 設計“跟蹤”方案,并且進行“跟蹤”
學生通過書本了解食物在我們體內的變化
記錄下消化器官的名稱
討論,發表意見 為新課做準備
先讓學生假設,引起學生興趣 自行設計、探究
了解食物在體內的變化,以及人體的消化器官
三、拓展:還有什么樣的飲食習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