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蘇教版)
能夠看懂圖表,并能夠正確地標上數據。
能通過圖表對自己的預測做出判斷。
學生能感悟到任何科學認識都必須來源于科學實踐。
2、熱的傳遞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做固體熱傳遞的實驗。
能夠做液體熱對流實驗。
能夠設計實驗說明熱水在冷水中是怎樣“跑”的。
知識與技能
認識固體熱傳導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認識液體的熱對流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熱總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能夠預測溫度的變化,能初步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能夠發揮想像力,大膽猜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有探究熱現象的意識。
體會用數據進行論證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認識固體熱傳導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認識液體的熱對流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熱總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能夠設計實驗說明熱水在冷水中是怎樣“跑”的。
教學準備
熱水、冷水、溫度表、計時器、塑料袋、蠟燭、鋁片、水槽、冰塊、管子、顏料、酒精燈、燒杯、試管、試管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熱水在冷水中是怎樣“跑”的 上節課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一杯水的溫度是怎樣下降的,那水的溫度為什么會下降,熱傳到哪里去呢?
介紹實驗方法,提出疑問:熱會往哪里傳呢?
用金屬片做研究材料,均勻涂上一層蠟燭油,加熱后觀察現象
加熱試管中水的上部分至沸騰,提出思考的問題:試管下部分的溫度會是多少
溫度居然不高,這是怎么回事呢?
加熱一杯冷水,你能利用哪些材料看出冷水是怎樣變熱的嗎?
指導學生實驗、觀察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學生推測,發言
預測,來出熱傳遞的示意圖
分組做實驗,注意剛剛加熱過的金屬片絕對不能觸摸
學生預測,用溫度表測量或直接用手摸一摸
學生先想好準備怎樣看出冷水是怎樣變熱的,討論其可行性,準備好實驗材料
分組實驗
思考各種方法,討論其可行性,準備實驗材料,預測實驗結果
分組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結果 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繼續引導學生先猜測,再證明
了解熱傳導是向各個方向的,判斷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引出疑問,為分組實驗做基礎,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認為正確的不一定對
實驗前要先進行嚴密地思考,找出實驗的最佳方案
三、找出熱對流的規律
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動手操作的能力
3、加熱和冷卻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能夠設計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
知識與技能:
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結論需要數據來驗證。
意識到身邊的許多現象蘊含著科學道理。
有認真、細致、嚴格操作的工作態度,并愿意與他人合作完成實驗任務。
教學重難點
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意識到結論需要數據來驗證。 意識到身邊的許多現象蘊含著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