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蘇教版)
教學準備
杯子、溫度表(兩根)、水、沙、記錄表、黑白塑料手套、黑白紙杯、不同顏色的氣球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水和沙的吸熱實驗
推廣到不同顏色的物體,它們的吸熱、散熱性能一樣嗎?
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在生活中的應用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熱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往溫度低的地方傳導,那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一樣嗎?
取出一杯水,一杯沙,在同樣的光照下,哪一個升溫快些呢?
那你們準備怎樣來驗證你們的猜測呢?
取出不同顏色的氣球、紙杯、手套,你能自己設計一個對比實驗,研究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嗎?
思考實驗的方法,需要的實驗材料,分組進行實驗
對給出的材料加以利用,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能有理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得出實驗結論,對原先的猜測進行判斷
知道深顏色的物體吸熱比較快
4吸熱和散熱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給糖加熱認識到物體會融化和凝固。
能夠通過給鐵圈加熱和冷卻認識到固體的熱脹冷縮。
能夠設計實驗證明液體和氣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知識與技能
知道物體受熱以后會改變形狀、體積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質。
知道有一些物體受熱會融化成液體,遇冷會凝固成固體。
知道熱脹冷縮現象,即物體一般在受熱以后體積會膨脹,遇冷體積會縮小。
能夠設計實驗證明物體的熱脹冷縮變化。
知道熱脹冷縮現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意識到科學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避免許多危害。
體會科學變化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難點
知道有一些物體受熱會融化成液體,遇冷會凝固成固體。知道熱脹冷縮現象,即物體一般在受熱以后體積會膨脹,遇冷體積會縮小。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能夠設計實驗證明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用雪碧或者可樂的罐子做成的小鍋、糖、鋁箔、鐵圈、木板、鐵釘、滴管、飲料瓶、氣球皮、易拉罐、吸管、橡皮泥、水槽、毛巾、熱水、彎玻璃管、蠟燭或者酒精燈、玉米粒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固體受熱變成液體實驗(糖)
小知識(二氧化碳氣體冷卻成固體,變成干冰)
固體熱脹冷縮實驗(鐵墊圈)
液體和氣體的熱脹冷縮實驗
物體熱脹冷綜在生活中的應用 物體受熱以后會產生什么變化?(糖、生雞蛋、玉米粒)
冷和熱對物體到底有什么影響呢?我們來看一看糖加熱以后會有什么變化?
還有哪些物體在加熱和冷卻以后會產生與糖相似的變化呢?(松香、巧克力、蠟燭)
你們知道p23圖講的是什么嗎?
我們剛才知道了物體受熱以后會變成液體或者氣體,而冷卻以后又會變成固體。物體在受熱以后還會有什么變化呢?用鐵墊圈讓學生猜測
講解實驗方法,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固體在受熱以后,體積會膨脹,冷卻以后,體積又會縮小。那水和空氣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
你有沒有辦法來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一下呢?
介紹p24小知識 自由發言,舉生活中的例子
學生動手實驗,對前面的猜測做出判斷,玩“糖畫”
聯系生活中的經驗,說出大量實例
由學生向全班介紹
動手實驗,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