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五單元《太陽、地球和月亮》教案
2、學生交流。
(四)活動四:總結拓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一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的科學探究還沒有結束,請同學們課后根據對日出日落時間的觀察,把教材的表格表示黑夜的表格涂黑,看有什么發現?
教學后記: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掌握較好。
22、晝夜與生物
一、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地球運動與我們的生活的第二課《晝夜與生物》
二、學習目標:
1.能用圖表記錄由于晝夜交替的影響,動植物和人的變化情況;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動植物隨晝夜變化的行為特點。
2.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觀察動植物和人的晝夜行為變化,知道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行為產生影響。
三、教學重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動植物隨晝夜變化的行為特點
2、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教具準備:秒表、動植物錄像、記錄單等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激發:
談話導入:我們已經知道晝夜變化是循環往復的、這種有規律的變化,會對生物有什么影響呢?這節課就來學習晝夜與生物。
(二)學習過程
1、認識一天中人的生活節律。
(1)談話:同學們,課前我們收集了自己一天中身體活動的各項數據等資料,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將你們收集的資料、數據進行交流,看看有什么發現和收獲。
(2)學生將自己一天中身體活動情況的記錄進行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時 間 身 體 活 動 情 況 綜合分析
心跳次數 體溫 呼吸次數 其他
起床后
午飯前
晚飯前
晚飯后
睡覺前
(3)匯報交流發現與收獲。
(4)教師小結: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展示出能說明人的生命活動都要受到晝夜變化影響的事實,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作出合理的解釋,并能用搜集到的資料完善解釋。
2、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內容一.晝夜變化對植物的影響。
(1)教師出示牽;▓D片,以談話“你們知道圖中的牽牛花是什么時間開放的嗎”引出探究活動,然后介紹牽;ㄩ_花的時間和花的顏色之間的關系。
(2)學生交流課下觀察牽;ǖ挠涗。
(3)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總結觀察牽;ǖ淖兓幝。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將一朵新鮮的牽牛花浸入到堿水中,觀察花朵顏色的變化(呈藍色),然后,再把花放入酸水中,觀察花朵顏色的變化(慢慢由藍色變成紅色)。最后,教師講述:牽牛花開花期間,花的顏色常常會發生變化。清晨,牽;ㄍǔ3仕{色,可到了中午卻成了紅色。這是因為牽;ㄖ杏幸环N特殊的花毒素,它遇堿變藍,遇酸又會變紅。清晨,經過一天的呼吸,花朵內的糖分減少,細胞液堿性增強,所以花朵呈藍色;中午,花朵在陽光照射下,所含的糖分增加,細胞液酸性增加,花朵就呈紅色了。
(4)教師總結、介紹晝夜對植物的影響。內容包括:“向日葵的花總是向著太陽的方向轉動”“花生、菜豆的葉子迎著朝陽舒展,隨著夜幕閉合”“曇花總是夜晚開放而且開花時間短”“水中的睡蓮白天開放,夜晚閉合”等等,讓學生認識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變化。
(5)介紹“花鐘”的故事,引導學生總結植物晝夜變化的規律。
生物學家認為,植物體的生命隨晝夜交替的周期性變化顯示出生理活動的周期性節律。按日照長短的變化,植物可分為日照植物(如月季、菊花)和短時日照植物(如牽;ā一),花卉通?煞譃橄碴柟忸(如石榴、荷花在陽光下生長較好)和喜陰類(如海棠、君子蘭不喜歡強光直射)花卉。每種植物的習性和生命活動都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的按24小時變化,和時鐘的變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