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六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1)
本課初備
課時
共二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上述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歷尋找實際問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并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過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關方程的解法,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課前準備: 投影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談話導入:西安是我國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聞名遐邇的大雁塔和小雁塔。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一個與這兩處建筑有關的數學問題。 2、提問:題目中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我們求什么問題? 啟發:你能從中找出它們高度之間的關系嗎?題目中的哪句話能清楚地表明它們之間高度的關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個等量關系將它們高度之間的相等關系表示出來? 板書學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數量關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等量關系式,提問:在這個等量關系式中,哪個數量是已知的?哪個數量是要我們去求的? 追問: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明確方法,并提示課題:這樣的問題可以列方程來解答。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4、談話:我們已經學過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列方程解決問題一般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讓學生先自主嘗試設未知數,并根據第一個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 5、提問:這樣的方程,你以前解過沒有?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你能解出這個方程嗎? 交流中明確:首先要應用等式的性質將方程兩邊同時加上22,使方程變形為“2x=?”,再用以前學過的方法繼續求解。 要求學生接著例題呈現的第一步繼續解出這個方程。學生完成后,組織交流解方程的完整過程,核對求出的解,并提示學生進行檢驗,最后讓學生寫出答句。6、提問:還可以怎樣列方程? 學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說說列方程的根據,以及可以怎樣解列出的方程。 7、小結:剛才我們通過列方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你能說說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大致步驟嗎?其中哪些環節很重要? 引導學生關注:1)要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尋找等量關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發現的等量關系;2)分清等量關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時進行檢驗。 二、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讀題,并設想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找出了怎樣的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出了怎樣的方程,是怎樣解列出的方程的,對求出的解有沒有檢驗等。再讓學生核對自己的答案,檢查自己的解題過程。 啟發思考:這個問題與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練習一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解這些方程時,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據是什么,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時,要在關注結果是否正確的同時,了解學生是否進行了檢驗。 3、做練習一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要求說說寫出的每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別表示哪個數量,是怎樣想到寫這樣的式子的。 4、做練習一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進一步突出根據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的。 三、作業 做練習一的第4、5題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還有沒有疑惑的地方?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