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美術下冊教案全集
(2)拍攝者在兩幅照片中想表現的意圖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你最想在校園中的什么地方拍畢業照?
學生匯報,教師補充:
(1)兩張照片在構圖上是有區別的,一張集中而且充實、另一張稍分散。
(2)畢業留念屬于個人攝影,人像攝影是通過攝影的形式,在照片上記錄人物的形象,同時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和性格。拍攝者的表現意圖是不同的。
(3)最美的能體現校園特色的。3、分析書中24頁的照片
拍攝者給這張照片中的人物安排了不同的姿勢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畫面構圖均勻緊湊富有節奏感,將瞬間抓到的人物神態表現得十分完美。分析25頁其他的幾張照片。
三、 作業要求
拿起手中的相機,運用所學到的攝影知識為即將離開母校的同學們拍攝幾組畢業留影。
四、 學生活動
五、課堂小結 鼓勵學生多練習
板書設計 十一、給母校留影
構圖
取景
光線選擇
教學反思:學生對相機的操作不陌生甚至有的同學很喜歡攝影技術很嫻熟,課上學生又了解了相機的簡單操作。學習拍照時取景、選擇角度和利用光線的基本方法。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增強學生的動手意識。
第12課 水墨表現——校園景物
課時:1課時
新課標思想:【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目標:
了解簡單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學會中國畫中的主賓安排。體驗筆墨趣味,豐富對校園的感情。
教學重點:體驗筆墨趣味,豐富對校園的感情。
教學難點:學會中國畫中的主賓安排。
教材分析: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如用筆用墨學生都接觸過也練習過,但是接觸和練習得不多。
設計理念:校園景物的選擇上應當可以體現校園的特點和校園的美。引導選景很重要,《給母校的留影》一課已經打下了一些基礎。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美麗的校園 、高高的教學樓、精致的假山石、生動的雕塑、青翠的秀竹。校園的一草一木都給我們留小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它們伴我們成長,也豐富了我們的校園生活。在即將離開母校的時候,用手中的畫筆把校園的景物描繪得更美麗吧。
出示課題
二、 新授
1、復習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知識
用筆:中鋒、側鋒。一名學生示范
用墨:焦、濃、重、淡、清。教師示范。
分析26頁《上學圖》中的用墨和用筆。
2、對比發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分析第一組:主賓關系的處理
一幅畫的景物要有主有賓,主是畫中最主要的形象,有了主還要有陪襯便是賓。在構圖上有賓無主就散漫,有主無賓就單調少變化,有主有賓的畫面就豐富,給人以美感。
分析第二組:書中的畫是如何將前景和后景區分開的?
濃淡區分前景和遠景。
3、小組討論:
(1)說說你最喜歡校園中的哪一景物,怎樣表現才能使這一景物突出?
(2)哪想用那些學過的中國畫技法表現校園景物。
學生匯報,教師補充。
4、繪畫步驟
(1)畫出進景、注意濃淡及前后變化。
(2)上色要有色彩虛實變化。
(3)補配景,題字,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