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美術下冊教案全集
幻燈片演示
板書 學生作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尤其是農村孩子對北京有了深刻的了解,為北京的建筑而自豪,增強了熱愛北京的感情。
第17課 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課時:1課時
新課標思想:【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教學目標:
了解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相關知識。小組合作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報。增強民族自豪感、熱愛民間藝術。
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小組合作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報。
設計理念:通過自己在課前搜集一些相關資料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些。小組的合作學習也是推動學生主動去了解知識的活動方式。
教學過程:
相關資料: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故宮、天壇、長城……物質文化遺產輝煌得令全世界著迷。北京還有令全世界更著迷的“珍藏”,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1、北京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包括智化寺京音樂、昆曲、天橋中幡、“聚元號”弓箭制作技藝、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廠甸廟會、京西太平鼓、京劇、北京抖空竹、景泰藍工藝、象牙雕刻、雕漆工藝、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共13項。
2、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北京不僅保存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保留了極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北京市將在全市范圍內普查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搶救和保護,逐步形成合理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保護這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間。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3、據透露,北京市將在認真做好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各區縣非物
質文化遺產檔案和數據庫;將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市及區縣兩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資料等進行征集,并加以保護和保存,防止損毀、遺失或流出境外,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和展示中心;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市政府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區縣政府也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財政預算,給予經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