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1-15課教案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也可讀書中的句子)
a:我明白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是有 “感情”的。(請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反復讀,體會植物奇妙的感情)
b:我明白了有的植物碰到合不來的伙伴會萎靡不振。農民就給它們安排能夠和睦相處的鄰居。
師問:“你怎么知道的?找出相關的句子!”
(引導學生讀4——6自然段)
4、在理解課文的同時理解剛才那些不明白的詞語。
5、問:“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引導學生說出,○1植物為什么有感情呀?○2題目中的感情為什么加引號呀?)
學生討論后交流。
6、整體回顧全文。
7、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想對這些植物說的嗎?
(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感情很神奇、可愛、有趣、奇特等)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注意讀準“較”(jiào)、“供”(gōng)“曲”(qǔ)的讀音。
指導書寫時,注意“迅”字的比畫書寫順序。“勿”不要寫成“匆”,
“柿”右半部分是“市”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把學生知道的其它植物的感情說一說。
教后反思:
9. 蜜 蜂
這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認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生。即“聽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他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接著用了較長的篇幅介紹法布爾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了蜜蜂能否辨認方向的實驗。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掌握“扔、劣、免、棄、悶、證、阻、環、擁、沿、括”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法布爾是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
3、在讀課文的同時,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搜集動物奇特的本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