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1-15課教案
過渡:是呀,正是外公的愛熏陶著丹丹,丹丹也懂得了愛外公,當丹丹“回到家里,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已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你讀懂了什么?外公心里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從中體會外公的激動與幸福。)
(以上這部分教學,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憑借對重點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進而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摯愛親情。這個環節是課改前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合理部分,如果拋開語言文字,空對空的說教,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會有好處。)
(3)指導朗讀。
小節:是呀,這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溫情的傘,就是這把傘讓我們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的親情。那么在你的眼里,這把傘又是把什么樣的傘呢?(充滿幸福的傘,充滿力量的傘,充滿愛的傘……)
是呀,愛是什么?是風雨中那把傾斜的傘,其實真愛,無需太多的語言。
【該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表達的豐富性,又可把本課情感的目標進行內化,使關愛他人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慢慢扎根。】
讓我們永遠珍惜這把傘,愛護這把傘吧。(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長生活中,有親人的疼愛,有鄰居的關心,有老師的體貼,有同學的幫助,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愛的包圍中成長著,我們在接受別人關愛的同時,更應學會去幫助別人!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熟悉課文,并根據中心話題把發言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創設各抒己見的氛圍。做到讀說結合,以讀帶講,讓學生從讀中感受人物的所思所想,體味真情。
三、拓展延伸
1、傾斜的傘讓我們感受到了外公與丹丹的愛,讓我們來看一篇《背影》,從中你又感到了什么?(學生讀朱自清的《背影》然后談感受)
2、小練筆:
有時,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舉動……往往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快樂。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然后寫一寫。
(鼓勵學生勤于動筆,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的小練筆真正實現了“生活—語文—生活”這一過程的最終目的。)
3、推薦閱讀:童年書架《24課》。
板書設計
傾斜的傘
外公→→←←我
愛
【板書是教師備課過程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知識結構,正確把握知識內部的各種聯系。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用生動、形象的圖片結合簡潔的文字,直觀表達出文本的感情和內涵。】
12、伙伴
文本細讀:
《伙伴》一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獵人馬哈多和他的伙伴——獵狗和烏鴉之間的故事。要讓學生在學文過程中,感受到作為伙伴。他們的互相關心和對彼此的牽掛。本課應從兩方面來把握故事,一是獵人馬哈多和獵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傷的烏鴉。(體會伙伴們在一起生活的快樂)二是烏鴉幫獵人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獵狗。(體會伙伴之間的關心,互助和牽掛)。“伙伴”是理解課文最關鍵的一個詞。讓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伙伴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