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1-15課教案
二、咀嚼語言文字,感悟情感
1、提示: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的1—11段,你從那些語句、詞語中體會到外公對丹丹的愛?先讀一讀,畫一畫,再想一想。
2、 學生自學。(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思考。)
3、學生根據自己畫的語句、詞語談理解。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熟悉課文,并根據中心話題把發言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創設各抒己見的氛圍。做到讀說結合,以讀帶講,讓學生從讀中感受人物的所思所想,體味真情。)
抓住語言感悟點:
(1)、外公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同撐一把傘,一半是墨綠色的,那是丹丹頭頂上的傘,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頭頂沒有被遮住的天空,體會到外公對丹丹的愛,寧愿自己淋著,也不讓丹丹濕了。)
(2)、外公抬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沒歪呀。”(當丹丹說傘歪了的時候,外公卻抬頭望了望,然后笑瞇瞇地說:“沒歪呀”時,外公為什么抬頭望了望,又笑瞇瞇地說?他是在望傘是不是歪向自己了,把丹丹淋濕了,可是看到傘沒有歪向自己,丹丹也沒被淋濕,所以心里很高興,他生怕把丹丹淋濕了,體會出外公對丹丹的愛。)
(3)、外公笑而不語。(當丹丹知道明明傘歪向了自己,可是外公卻說傘沒歪感到困惑時,外公笑而不語,外公心里在想什么?)
(4)、“你是不是被淋濕了?”外公問。(當丹丹發現外公的一邊肩膀都濕透了,讓外公趕快擦擦的時候,可是外公沒顧得上自己卻先問丹丹有沒有被淋濕,體現出外公對丹丹的愛。)
(5)、外公聽了,開心地笑了起來。(當外公聽到丹丹被大傘包住了,一點沒淋濕時,開心地笑起來,體會到外公的愛是默默的。)
(6)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的一半濕的。“每次”、“總是”這兩個詞去掉和原來意思還一樣嗎?(體會出外公對丹丹的愛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一直在愛著丹丹。)
指導朗讀,讀出外公的高興,丹丹的天真和困惑。
(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感受真情”,本課中有很多的詞句富有情感色彩和內涵,引導學生裝關注這些詞句,讀深,讀透,品出味道,從而把握文本的情感目標。)
過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丹丹在外公這樣的關愛下健康幸福的成長著。不知從何時起,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丹丹。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一切和以前一樣。
4、你又從哪感受到了丹丹對外公的愛?讀課文13—14自然段。
(1)、我抬起頭,發現我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丹丹把傘傾斜到了外公那邊,自己被淋濕了。)
(2)、我的心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正做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丹丹自己被淋濕了,可是心為什么熱了起來?是因為外公的愛已經悄悄地影響著丹丹,丹丹也象當年外公愛她那樣愛著外公。當年自己小,外公無微不至地關愛著自己,現在外公老了,自己也應該關愛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