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1-15課教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拋棄”、“扔到”、“貨輪”可讓學生做動作理解;
如:“避免”、“一擁而出”、“惡劣”、“阻力”、“包括”、“沿途”、“豐富”可以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自己理解;
如:“證實”、“悶了”、“憑借”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另外學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如:“眺望”、“觸到”、“逆向”等小組內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法布爾進行“蜜蜂”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得到的結論。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4、討論:讀了課文,受到怎樣的啟發?
引導學生說出:
a:辦事應該像法布爾那樣仔細認真;
b:從文中可以看出,法布爾是一個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
5、師:我們身邊有多少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也曾產生過多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像法布爾一樣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們也能一步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6、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教學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識記“劣、悶、證、阻、環、擁、括”;用比較形近字的方法識記“扔(仍)”“免(兔)”“棄(弄)”“沿(沒)”。注意“扔”的右邊“乃”不要寫成“及”;“免”字不要多一點寫成“兔”;“棄”字不要少寫一點,上面寫成“亡”。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許多動物有著奇特的本領。“詞句積累”中列舉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梢宰寣W生說說對課后列舉詞句的理解,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動物趣聞。
教后反思:
10. 礦礦的研究
這是旅美華裔學者黃全愈寫的一篇介紹自己的兒子在國外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完成藍鯨研究論文的文章。本文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樸實無華,但內容卻能給我們和孩子帶來巨大的沖擊。
事情的經過可以分成如下三部分:
從開頭到“……你們可以到邁阿密大學圖書館去看看。”是第一部分,講兒子要寫藍鯨的研究論文,得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我”對兒子的能力表示懷疑。
從“兩個小時以后……”到“這回礦礦告訴了我不少我以前并不知道的東西!敝v兒子在媽媽的陪同下借閱了許多關于藍鯨的書籍,在兒子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也學到許多知識。
從“礦礦終于完成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份研究報告……”到結束。講礦礦完成了他的藍鯨研究報告,這是“我”看到的最簡短最感興趣的論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介、訂、糾、邁、壽、攻、噸、礦、妻、巖、臨”等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礦礦是怎樣查閱資料完成他關于“藍鯨”的研究的,了解礦礦寫的論文的大致內容。
3、從閱讀“礦礦的研究”中,使自己生發感慨、感悟,甚至研究與創造的沖動。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