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1-15課教案
拓展:“無邊光景一時新”,想象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邊讀邊感情朗讀課文。
三、理解“泗水濱”意思,提升情感
“泗水濱”是孔子的故鄉,也是他講學的地方,在這里,朱熹在這個地方尋芳,體現了他的博學多才,正是因為他博覽群書,才會那么有才華。從而引導學生要珍惜美好時光,多讀書,讀好書。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齒”字,下半部應該是不封口的。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古代詩人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收集整理。
5. 陽氣
教材分析:
課文以一句諺語“打罷春,陽氣升”開頭,通過“我”與奶奶的一問一答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接著,作者筆鋒一轉,將“我”眼中所見的冬春交替的景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接下來,作者通過小動物的活動寫出了初春時節的勃勃生機。作者把肅殺的冬景與絲絲春意對比描寫,將大地之春自然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自己體會“打罷春,陽氣升”的深刻含義,使讀者從冷酷的冬天中看到希望,看到了“陽氣”,看到了涌動在大地上的勃勃生機。讀罷,讓人也許產生對春天的贊美,也許油然而生“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感慨,也許讓人想到很遠……熱愛生活,會使你變得幸福;留心生活,會使你變得聰慧。一個人,只要留心,只要熱愛,就會有許多感慨,有許多發現。
教學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借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4、能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語段。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于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二、匯報交流預習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借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轱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 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 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
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
“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