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似值的實際應用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2、過程與方法:根據實際情況,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采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景感知
1、中秋節,媽媽在餅屋買了20個月餅,每6個裝一盒,需要幾個餅盒?
⑴學生讀題后,問:怎樣列式?
⑵學生口答后,問:計算的結果有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呢?
⑶小結:如果準備3個餅盒,還有2個沒裝下,需要準備4個餅盒。(課件演示裝的過程)
⒉、每個餅盒用60厘米長的彩帶包裝,2米彩帶夠嗎?
⑴小組討論。
⑵匯報結論:2米就是200厘米
方法一:200÷4=50(厘米)50厘米﹤60厘米 所以不夠。
方法二:200÷60=3(個)……20(厘米)20厘米﹤60厘米
所以不夠。
⑶小結:包裝完3個餅盒后,剩下的彩帶不夠包裝第四個餅盒,所以2米彩帶不夠用,只能包裝好3個餅盒。
二、新知傳授
教師:在計算中,一般情況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數。
1、教學教科書第33頁的例題12的第⑴小題
出示例題12的第⑴小題: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每個瓶最多可盛0.4千克的香油。需要準備幾個瓶子?
⑴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列式解答。2.5÷0.4=6.25(個)
⑵提問:需要準備6.25個瓶子,瓶子數應當是整數,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數,應是幾個瓶子?(6.25≈6,要用6個瓶子)
根據實際情況,用6個瓶子能將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裝入小瓶子中嗎?(不行,用6個瓶子能裝2.4千克,所以要準備7個瓶子才能夠裝。)
⑶小結: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進一法”來求近似數,也就是無論十分位是多少,一律往整數部分進一。
所以:2.5÷0.4=6.25(個)≈7(個)
2、教學教科書第33頁的例題12的第⑵小題
出示例題12的第⑵小題: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米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⑴學生獨立審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列式計算。
25÷1.5=16.6(個)
⑵提問:禮盒的數量必須是整數,那這一題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數,是多少個禮盒呢?(17個)
包裝17個禮盒,25米的絲帶夠嗎? (不夠)
在一道題,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去尾法”來求近似數,也就是無論十分位是多少,一律去掉。
所以:25÷1.5=16.6(個)≈16(個)
3、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要根據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是“進一法”,有時是“去尾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3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提問:這一題采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為什么?
2、完成教科書第35頁練習六的第7題。
提問:這一題采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為什么?
四、作業
1、課內作業: 教科書第35頁練習六的第6、8、9、10題。
2、課時選用作業。
⑴ 服裝廠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現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這樣的男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