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雜談
〖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啟發(fā)積極思維,鼓勵質(zhì)疑問難,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必須增加學生的思維活動量,促使他們多讀多想,熟讀精思,逐步學會思考問題,為了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教學前,我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想。
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拿出事先做好的小壁虎模型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小壁虎的外形(三角形的腦袋、扁扁的身子,身后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這時我提出:“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嗎?為什么還要去借尾巴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就可促使學生讀書時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讀、仰而思”,逐步養(yǎng)成用心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教師的提問還要有利于學生的想象。有不少課文的結(jié)尾沒有把事情的結(jié)果明確寫出來,給讀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天津市塘沽區(qū)新城小學新城小學 李志敏】
〖淺談閱讀教學需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激發(fā)動機中入情〗
閱讀是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的興趣、需要、動機是閱讀實踐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在新課起始,首先應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注的心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實踐中來。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各種的題材,各樣的文體,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各自的特點,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入情。比如,可以從課文中選取一個美好的場景;一個或幾個角色的鮮明形象;一個引人入勝的結(jié)局我們都可以用來組織教學導入。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富有趣味性的童話。在揭示課題時,我對學生們講:“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童話故事(一句話學生們的注意力就聚攏了起來,因為他們最愛聽故事)。在一片屋檐下,住著一只勤勞可愛的小壁虎(動畫出示配合故事)。這天,四周靜悄悄,身體扁平的小壁虎正在聚精會神的捕蚊子,只見他用短短的四肢上的吸盤緊緊吸住墻,迅速伸出寬舌頭,把一只吸血的蚊子收為囊中之物,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正在這時,一條蛇突然竄上來,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眼看就要沒命了,但他使勁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沒有尾巴小壁虎他會怎樣想呢?(學生體會小壁虎的心情,各抒己見)他又會怎樣做呢?(學生猜測事情發(fā)展的可能性)
這一段起始課的導入,幫助學生搞清楚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通過畫面和語言的結(jié)合,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拉進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并且以角色的心理觸動了學生的情感,他們的學習動機在不知不覺中被激起,關注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于是,伴隨著內(nèi)心的情感去初讀課文。
學生的情感成功地被啟動,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自我需要,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任務。
【浙江省溫州市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胡 萍】
〖課堂,讀出來的精彩·朗讀,形成能力〗
朗讀有助于交談、發(fā)言、復述、演講、論辯、主持、協(xié)商等多方面語文能力的形成和優(yōu)化。我常常根據(jù)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shù)慕嵌葘ふ覍W生朗讀的切入點,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先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分角色朗讀,讓學生熟悉教材語言,使他們躍躍欲試,急于參與,急于體驗,急于模仿,再離開課本,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借尾巴”。“小壁虎們”有的說:“請問,您可不可以把尾巴借給我?”有的問:“我的尾巴斷了,您的尾巴能不能借給我用一下?” 還有的說:“您能把尾巴借給我嗎?”這時,學生已經(jīng)能夠運用以前所學語言、交際技能來轉(zhuǎn)述文本中的內(nèi)容,初步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