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雜談
【湖北省宜昌市實驗小學 王 琳】
〖一年級語文教學實例談·運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培養學生求異思維〗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智力水平和學前受教育程度,他們的思維當然也是各不相同。在課堂教學中怎樣讓他們去各展所長,培養探究的意識,我認為通過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可達到異曲同工之妙。
如在上《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在上完第5自然段,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過尾巴之后,讓學生想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而尾巴能不能借到呢?同樣采用智力激勵法,通過看誰最聰明等激勵語言,學生一下子想到小壁虎會向蝌蚪、馬、喜鵲等等動物去借,當然都不會借到尾巴,從而明白各自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用途。這樣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發展了學生語言,真可謂一舉兩得,可見培養求異思維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一個支撐點。
【浙江省臺州玉環縣陳嶼中心小學 盧君秋】
〖拓展教材內容,讓知識內外溝通〗
眾所周知,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的只是一個范例,學完一篇課文,老師應引導學生從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實踐,做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拓展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拓展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
學了《小壁虎借尾巴》可以讓學生去探究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這樣既能補充課本上接觸不到的知識,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更使他們養成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可以想象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去探究,去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那是一件多么快樂,多么有趣的事。
【福建省福州市寧化小學 許 宓】
〖淺談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感情朗讀的幾點策略·分角色朗讀〗
對一些對話較多,故事性較強,語言生動活潑的課本可以分角色朗讀,這樣讀既使學體會到人物的感情,又訓練了學生朗讀,做到語調得體。在講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壁虎媽媽的語氣和藹可親,小壁虎天真好奇,課堂上讓大部分學生讀旁白,讓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小壁虎、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話,教師讀壁虎媽媽的話,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接著又讓學生改換角色讀課本,這樣學生的興趣更濃,讀得投入,對課文的理解也很有幫助。
【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新城小學 梁少云】
〖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感情導入情境〗
開水中放入糖,就有了甜味道,如果讀書摻入感情,就有了讀書的味道,學生能在讀書中滋滋有味的品嘗課文精華,這就有賴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學起來又孜孜不倦,我經常采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等。
如我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抓住重點的詞語“多難看哪”、“爬呀爬”去指導學生讀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難過心情,也抓住“您”、“行嗎”指導學生讀出小壁虎非常有禮貌的語氣。更抓住這課對話多的特點,由學生去扮演:小壁虎、小魚、老牛、燕子、壁虎媽媽等角色,并進行朗讀,讓學生把感情融入了課文,把思想充滿了童話,此情此境,學生愉快地學到知識,并認識了生字。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石泉中心小學 朱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