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雜談
1、課前準備:
通過收集、提供各種網絡資源增強學習的開放性。
課前讓學生預習或了解、試圖理解或探討學習內容,為課堂學習收集相關信息,收集信息的網絡資源有:
⑴ 本地資源:
教師在上課之前把學生需要的部分資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校園網的網頁中,供學生上網查詢。如把與課文有關的網站、網頁下載下來,鏈接到校園網,讓學生進行非在線瀏覽。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讓學生體驗到上網查詢信息的學習方式,又有一定的指向性,避免學生漫無目的的漫游。
如在制作《小壁虎借尾巴》一課課件時,為了更好的將壁虎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將大量關于壁虎的圖片和動畫等制成網頁,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為了讓網絡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增長見識,教師在“資料”這個頁面中安排了小狗、小綿羊、小老鼠、大公雞、袋鼠、馬等動物尾巴的圖片和資料,這些精心的課前準備讓孩子們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得到延伸,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大大增加了課堂知識的密度。充分體現了網絡教學的特色!
⑵ 泛資源:
指學生自己運用“雅虎”、“新浪”、 “搜狐”等引擎直接上網收集資料。以上活動中,培養學生社會交往、閱讀、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等能力。
2、定向導入:
通過現代媒體提高定向導入的快捷性。
除了通過傳統方法和媒體外,還可通過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來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新舊知識的自然鏈接,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如在設計《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首頁時,教師用活潑鮮明的變體字作為課題,在課題四周又安排了一些可愛的小壁虎在爬動,靜動相間,讓學生一打開網頁就被這些可愛的壁虎吸引住了,使學生對課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頁面上教師設計的交互按鈕也是一個半開的小門,鼠標移上去,便會出現“進來看看吧!” 的提示語,孩子們的學習欲望一下子就調動起來,迫切地想看看下一個頁面!
3、自學嘗試:
利用交互型cai課件或網頁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這是一個學生個體參與學習,發揮個體學習水平的重要環節。學生根據以文本形式出現的學習提示,獨立打開有課文內容的cai課件或相關網頁,利用計算機提供的學習材料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超級鏈接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如運用電子筆圈點知識要點;點擊相應的自學問題,進行嘗試解答。如果發現學習疑難,學生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解疑,個別特殊的可以通過電子舉手請求教師的幫助解難,最后自測學習效果,如錄音朗讀情況,直接在cai課件上做對應練習等。在這個教學環節上,除了應用多媒體網絡電子舉手和交互教學功能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視聽監視功能,可以循環自動輪流監視每個學生的學習操作情況,便于發現、指正。
如在教師分配完自讀《小壁虎借尾巴》課文的任務后,學生們馬上戴上自己的耳機,打開主機上的cai課件,聽范文,自讀課文,利用課件理解重點詞語。根據個人的學習基礎選擇重點學習內容,教師則通過電子黑板檢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經過對上、中、下各個層次學生的提問決定自習時間的長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進行側重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