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雜談
【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學 陳幼芬】
〖讓生活融入課堂,激活課堂的生命力·展示生活,讓學習充滿情趣·演繹生活,化難為易〗
復述課文是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把課文語言內化為學生自身語言的一個主要方法,但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學習的難點,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雖是簡單的課文內容的回講,也是那么不容易。因此,學生往往存在畏難情緒,怕講,不樂于講。面對這一現象,筆者在教學中試著讓學生演繹生活場景,讓學生充滿樂趣地去講,化難為易。
如筆者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這課時,有一個教學要求,講一講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吃過晚飯,爸爸要給自己的孩子講故事了,就講《小壁虎借尾巴》,引進生活中父子間講故事的情境,同桌互相表演。父親或母親給孩子講故事,看哪個小朋友最像自己的爸爸或媽媽講故事的樣子。把復述由一人獨白改為講故事的形式,教學的效果則有了明顯的差異。“說”者因為有了一個忠實的聽眾,有了交流的對象,說興更濃,并且很自然會用豐富的表情,形象的動作來增強語言表達的感染力;“聽”者則一改沉默靜聽的僵化形象,回歸生活真實,邊聽邊作出反應:提問、贊同……由此可見,學習與生活建立緊密聯系時,就可以利用生活資源豐富的優勢,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為生動,使課堂更具生命力。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重龍鎮解放小學 饒 瓊 王 珍】
〖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思路·擴展思維,激發想像,培養學生綜臺應用能力〗
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中,教師設計了對課文的拓展這一環節:在教師的啟迪下,學生紛紛打開了思維的窗口,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不僅使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語義能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能力。
【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小學 張娟娟】
〖低段語文教學中兒童參與意識培養的途徑·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想參與·創設情境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情境教學,既能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容易,學的愉快。
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學中,我先后創設了三次情境:一是配樂范讀,在音樂聲中,在美讀中,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接著讓學生自由朗讀,自由表演,自由評說,將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最后老師扮演記者采訪小壁虎:以后尾巴斷了還去借不借?學生躍躍欲試,各抒已見,就連平日默默無言的學生也主動站起來告訴老師。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新區小學 肖 玲】
〖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質疑,培養創新〗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發現問題,并勇于提出是創新的前提,知識是在思考中增長的,在疑問時創造和更新的。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導拔學生積極開啟思維的閘門去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及再創造。
如:人教版第二冊《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學時,我讓學生基本理解課文內容后,引導學生質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或者你認為有哪些問題想考考同學們的,想與大家交流的?”結果學生紛紛提問,其中一個孩子說:“媽媽說小壁虎是傻孩子。我看不是的。”小壁虎真的是傻孩子嗎?我馬上捕捉住了這個問題資源,讓學生再次深入研讀課文,然后開展辯論。學生們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