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音版)
第 三 課 時一、組織教學二、聽音練習:2 5 6 1師彈出一音,生唱出三、學習歌曲《小牧笛》1、導言:一對兄妹吹起了《小牧笛》來到了山上,河邊一起放牧,這樣的情景真的好美呀,讓你也來感受一下吧!2、范唱:播放多媒體畫面,更多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3、歌曲介紹:這是一首以民歌音調為素材的創作歌曲,歌曲的結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歌詞以樸素的語言,簡練的手法,融詠物、寫景、抒情于一體,生動地展現出一幅農村風情畫,表現了純樸真摯的感情。4、再聽歌曲: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對這首歌是否有了新的認識,請同學們再聽一遍。5、學唱曲調:(1) 找出曲調中的“re sol la do”各音,用紅筆把它框出來,并唱一唱。(2) 用“la”跟唱樂句,看誰聽唱得準,記得快?對最先唱會的給予表揚6、詞:隨琴心中默默填詞7、輕快地演唱全曲:安排好換氣的氣口8、分組唱,兩個學生領唱,每個一句,最后兩句齊唱四、創編與活動1、啟發學生自己創造設計表演2、分組商量研究3、小組匯報表演4、全體一起邊唱邊表演《小牧笛》第 四 課 時一、組織教學二、復習歌曲《小牧笛》,并進行表演。歌唱是要求吐字清晰,口型自然,聲音明亮,體現民歌的特點。三、聆聽《牧歌》1、介紹樂曲是由同名民歌為素材創作的小提琴2、播放內蒙古民歌《牧童》,學生可跟著哼唱3、初聽樂曲:問:民歌《牧歌》的曲調在樂曲中出現幾次?4、復聽樂曲:問:每遍的主題出現時它的聲音變化順序是怎樣的?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樣的場景?5、再聽:說說你對樂曲的感受,你是不是也置身于廣闊的大草原呢?和《小放牛》對比欣賞,從題材、形式、風格等進行對比。五、聽辯訓練:1、當你聽到彈奏的是上面一個音時請站起來,聽到彈奏的是下面一個音時坐著不動2、跟琴唱一唱
小結
學生興趣高,課堂氣氛活躍。第10周2節第11周2節總20節課 題媽 媽 的 歌
課 時
四
課 型綜 合 型
道 具電子琴 多媒體
教
學
目
的
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祟高品格。本課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現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 2.在聆聽活動中了解女聲、男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3.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教
材
分
析
《媽媽的心》是一首結構規整,曲調流暢,主題鮮明的兒童歌曲。它以第一人稱的內心表白,充滿激情地表達了幸福生活的兒童熱愛祖國媽媽的一片深情。歌曲為2/4拍,宮調式,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在四個樂句中,都運用了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第一樂句到第二樂句的八度跳進,及第四樂句的旋律上行和充滿深情、富有兒童語氣的自白,表達了兒女對祖國媽媽發自內心的崇敬情感。第二樂段、用“啦啦啦”襯詞和跨小節切分節奏,在旋律上下移動三度的模進,在音調上節奏的松、緊變化,唱出了“媽媽的歌”、“兒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動萬千,把情緒推向高潮,與前段形成強烈的對比,點明了主題,歌聲在兒女們對祖國媽媽的祝福中結束——祝燦爛的祖國永遠昌盛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