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音版)
8、 分別用稍快、中速、慢速讓學生試唱,說說用哪種速度表達長有小 酒窩甜美、可愛的小朋友,喜悅的心情?
用甜美的情緒、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 跟老師輕聲唱歌譜。
10、分組排練表演唱。
分組展示
師生評價。
四、小結,師生再見。
小
結
兩首歌曲學生都很喜歡,只是6/8拍子的感覺還沒建立。 3周2節4周2節總8節
課 題
草 原
課 時四
課 型綜 合 課
道 具電子琴 多媒體 錄音機
教
學
目
的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草原上》,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初步感受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樂的民族風格。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
材
分
析《草原上》這首歌曲為4/4拍、羽調式,歌曲的音樂語言十分簡練,基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其節奏舒展,旋律優美,形象地勾勒出風和日麗、綠草如蔭的草原風光,使人置身于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情景之中。《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族音調為素材創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是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五聲羽調式,系擴充了的一段體。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樂歡唱的形象。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天真活潑,自豪的表達了草原對自己家鄉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1、 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2、 唱準音高,進行即興編曲。
教
學
方
法
合作法 講授法教
學
內
容
及
過
程第一課時一、組織教學二、新課學習:
1:導入:(談話、多媒體出示內蒙古大草原和內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樂)
教師介紹:在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們以放牧為生……老師唱一首給你們聽吧。
教師范唱,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聽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聽音樂,學生自由隨音樂表演,教師可稍做指點。
3、學習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聽歌曲錄音《草原上》(也可選看光盤影片內容);
2)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學生輕聲跟著范唱錄音唱。唱出優美 抒情的情緒。
3) 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4) 多媒體出示大草原,學生用中速、悠揚的歌聲演唱,注意唱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開展聯想與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