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音版)
分組自由選擇打擊樂器試敲,討論每樣樂器用了什么節奏進行伴奏
出示節奏譜,逐條邊唱邊徒手拍
加上樂器敲一敲,三條合起來(方法同上)
(3)交換敲擊,一部分學生唱,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編創與活動
(1)師:玩得愉快嗎?下面老師考考學派有,看哪些學派有聰明。
出示節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師:你會用“3 5 6”三個音按節奏編自己的歌唱一唱嗎?
聽聽老師的歌怎樣?
教師示范
學生同座試編
學生展示
師生評價
3、聆聽《船歌》
(1)導入:聽,遠處傳來了歌聲,你能聽出他們在唱什么嗎?
放錄音,學生聆聽
(2)施舍功能交流討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景(伙伴們真誠的友誼之情和歡快的氣氛)
(3)幻燈出示歌詞,復聽全曲。
師:當很多人歌唱時,他們唱的是同一個曲調嗎?
學生交流
(4)再復聽全曲
出示合唱譜,要求學生畫出合唱的二聲部圖形譜
指導學生看書上是怎樣畫圖形譜的,然后聽音樂試畫
5、師:請學派有用好艘隨音樂劃動,表達伙伴們輕松活潑地在船上劃行的情景。
6、復聽音樂,學生隨音樂劃動。
小
結
弱起節奏和符點音符掌握要加強
節奏訓練做得很好,學生可以掌握三組的節奏訓練。第8周2節 第9周2節總16節
課 題
放 牧
課 時四
課 型綜 合 課
道 具電子琴 多媒體 錄音機
教
學
目
的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為《小牧笛》編創表演唱。
2、聆聽《牧歌》、《小放牛》,感受兩種不同風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緒的音樂。
教
材
分
析《放牛山歌》這是一首以農村題材為內容的四川民歌。2/4拍五聲徵調式。音樂素材簡練、樸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一、二樂句的第2小節與第4小節分別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進行的手法。第三樂句“ x x .”切分節奏的出現,使牧童在在歡樂放牧時的心情得到了歡暢的抒發。第五樂句寬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兒啰喂“,猶如牧童在上坡上向遠處呼喚的生動情景,熱情而又奔放,歌聲悠揚。《小牧笛》這是一首以民歌音調尾素材的創作歌曲,商調式,歌曲的結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歌曲為一段體結構,包含三個樂句。第一樂句第1—4小節的前兩個小節是2/4拍,后兩個小節變為3/4拍;這一節拍延伸到第二樂句的4小節(第5—8小節)及第三樂句的前兩個小節。第三樂句較長,包含了7小節,是一個擴充的樂句。節拍、節奏和句幅的變化使歌曲充滿生氣,洋溢著喜悅、真切的感情。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教
學
方
法
合作法 探究法教
學
內
容
及
過
程第 一 課 時一、 組織教學二、音樂知識la do re及八分音符時值1、在復習鞏固“ mi sol la ”的基礎上,講解“6、1、2”的音高位置。2、游戲:師把“6 1 2 3 5 6 ”做成卡片,隨便拿出一張,看誰唱得最快。3、在復習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學習八分音符時值—x“跑”二分音符 x-四分音符 x八分音符 x4、即興自編兩小節節奏三、聆聽《小放牛》1、先介紹河北民歌《小放牛》《小放牛》是一首載歌載舞的男女隊唱,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牧童故意考問她時的風趣情景。旋律質樸流暢,活潑輕快。(1) 媒體播放《小放牛》音樂和歌篇(2) 學生隨琴聲哼唱曲調,對該歌有一個初步的熟悉2、初聽有樂曲:多媒體播放問:這段樂曲是有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樂曲中主要的曲調是有哪一件樂器演奏的?3、聽第一段音樂:問:這段音樂與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關系?4、聽第二段音樂:問:這段音樂旋律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在速度上有什么變化?你能聽出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5、復聽第一、二段后,師生交流聽后感6、完整地聆聽全曲四、編創與活動:書上練習這一活動要求是即興創作,把已學到的知識:六個唱名,三種節奏組合起來進行口頭即興創作,多引導,多鼓勵。 第 二 課 時一、組織教學二、再次聆聽河北民歌《小放牛》三、復習“6 1 2 3 5 6 ”和三種音符1、唱出學過的這幾個音,師隨時糾正2、寫出幾種音符,學生說出是幾分音符?讀什么?四、學習歌曲:1、聽范唱:多媒體播放2、歌曲介紹:這是一首以農村題材為內容的四川民歌,2/4拍,音樂素材簡練、樸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曲調歡樂、活潑,表現了農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勞動生活的歡樂情緒3、學習曲譜:要求學生讀譜視唱學生用“la”隨琴跟唱旋律4、隨琴心中填詞5、分樂句填詞,注意襯詞部分6、完整演唱全曲:要以自己參加勞動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來演唱。7、歌曲處理:指導學生用高亢、嘹亮的歌聲唱出山歌風格的民歌分組演唱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