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通過口認識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到6—12歲,只不過是嬰兒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這個特點成人容易看到。隨著其它敏感期的到來,通過口認識世界這一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線。
對 接
李曉晶
自暢暢出生以來,我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這孩子太令我驚訝了!”真的,他的成長是如此迅速,發生的一切都像是早已安排好了。
暢暢9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幼兒園工作的大姐來我家陪他玩。過了一會兒,我突然意識到好一陣兒沒聽到兒子的聲音,奔過去一看,暢暢正練習蓋瓶蓋呢,大姐在旁邊扶著奶瓶。看上去他使了很大的勁兒才拔起瓶蓋,又想努力蓋回去,蓋偏了就重蓋,反反復復。我當時看了一下時間,這個過程居然持續了二十分鐘!
從這天起,他開始喜歡蓋奶瓶蓋,還學會了把筆插進筆帽里。當時正值夏天,各種各樣的飲料盒、吸管成了他最鐘愛的玩具。有些飲料盒的吸管孔非常細小,他的小手怎么也對不準那個小孔,插好幾次才能成功一次,以致于一插進去他就要出口氣,似乎剛才一直是屏住呼吸的。
中秋節過后,家里有了一個圓形的月餅盒,暢暢又把那個月餅盒玩了半個月。接著他又開始玩鍋蓋。我給他一大一小兩個鍋蓋,他一手拿大的,一手拿小的,一會兒把大蓋蓋上,一會兒把小蓋蓋上。但小蓋一蓋就掉進鍋里,他伸手取出來,很奇怪地看著。過一會兒看明白了,把小蓋扔到鍋里,又把大蓋蓋上。有趣的是,他的手始終拿著鍋蓋頂部的那個圓疙瘩,絕不會拿著鍋蓋邊。?
從蓋奶瓶到蓋鍋蓋大約持續了兩個多月。不久前,我給暢兒買了一小瓶ad鈣奶,暢兒居然把管扔掉,直接對口喝。回想起那段把吸管當寶貝的時期,真是不可思議。那個敏感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暢暢會有什么令人驚訝的進步呢?
孫瑞雪:蒙特梭利的“圓柱體插座”就是為兒童的“對接”游戲設計的。
在蓋、插、擰……這些基本動作的重復中,兒童在建構手的組裝能力。但這過程有可能受到成人的阻礙。
在這里,我要特別解釋一下手的重要性。
在蒙特梭利看來,有兩樣東西和人的智慧緊密相關:舌與手(在談語言敏感期時會詳細談舌)。當一個兒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時,這手就成了智慧的工具。
首先,人通過手來占有環境。嬰兒出生時第一個能運動的器官就是口,嬰兒就用這個他僅能支配的器官認識了手——他不停地吃手。可以想象,當嬰兒第一次將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時,肯定會有“開天辟地”般的驚喜。當幼兒第一次有意識地向外界物體伸出他的手時,他對世界的探索就開始了。
在真正使用手時,幼兒幾乎是見圓的就擰,見方的就按,見線就拽,音響、電視機、洗衣機……都成為他探索的對象。隨著空間敏感期的到來,幼兒在使用手的同時,還在建立空間的概念:他喜歡插東西,將磁帶插入,關上,打開,拿出,反復進行。
成人很害怕這個開始,成人最喜歡說:“不要動!薄鞍察o下來!辈蛔寖和袆,就等于不讓兒童思考。
寶貝,你的玩具呢?
李曉晶
暢暢3歲半了,越來越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以前每晚睡覺時他會要求我講故事、讀書給他聽,現在,他要給我講他的朋友、講老師、講幼兒院?粗鴷硟旱男δ,我感慨孩子的成長是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