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假如每位家長都能像暢暢媽媽這樣具有自我反省能力,孩子的成長就有了保證。
幼年如歌
李曉晶
暢暢就要4歲了。常有朋友對我說:“早著呢,慢慢熬吧!笨晌覐膩頉]有“熬”的感覺,懷著對孩子的愛、對生命的感激和對蒙氏教育的崇拜,時間像飛一樣過去,暢兒在飛速成長。在寬松的環境中,他的一些敏感期度過得很快,比如玩水、玩沙、語言、走路等等。但也有幾個敏感期過得很費勁。
我家住在三樓,每天回家都要經歷這樣一個程序:暢暢按亮每一盞樓層燈。我打開門,他再為我按亮家里的燈。有時忘了這個程序,暢暢會大哭,一定要我關了燈,等幾秒鐘,再由他重新按亮。喝牛奶更是如此:上床,脫衣服,坐進被子里,拿過瓶裝牛奶,撕去外包裝,用瓶蓋扎一個小眼,用手把小眼摳成小洞,插入吸管,開始喝!每個步驟都不能變,不能漏,否則不僅僅是哭喊,還要重新拿一瓶奶。
一天中午,暢暢的爸爸非常累,吃完飯躺下就睡。過了一會兒,我和暢暢也準備睡。一上床暢暢就不高興起來,使勁拽爸爸的被子,用腳踢爸爸。我勸他他不聽。我突然明白了:每天睡覺我在暢暢的右邊,爸爸在他的左邊,今天爸爸睡在右邊了,還蓋著我的被子。我叫醒老公,讓他睡回原位,蓋上自己的被子。這下暢暢安靜了。
直到現在,我們都還遵守暢暢的這些習慣。
接著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這段時間暢暢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從頭來”。他喜歡看碟,影碟機一啟動,在座的誰都不能做別的事,不能接電話,不能去衛生間,否則就要“從頭來”。有一天我一個人陪他,我們“從頭來”了12次!那一刻我真快要撐不住了,差點就要發火了。但我管住了自己。我知道“完美的敏感期”對孩子一生非常重要。
如今的暢暢有許多優點,心態非常好,安靜、順從、快樂、充滿愛。
孫瑞雪:暢暢正處在秩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程序和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亂,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混亂和不適。
對這時的幼兒來說,世界是以不變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這種程序和秩序進入幼兒內心,成為幼兒最初的內在邏輯。這就是兒童的思維,有時稱“直線式思維”。后來,兒童的這種邏輯開始改變,不變的邏輯核心被抽象出來,在此基礎上,事物的形式可以變化,甚至千變萬化。
才華橫溢的妞妞(0——5歲)
xx年10月15日 11:12 《捕捉兒童敏感期》
作者 海穎(妞妞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布贊說:“嬰兒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經是‘才華橫溢’了!迸畠航o了我印證這句話的機會。
一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剛出生時很安靜,很少哭。大多時她都在睡覺,但常常在夢中驚跳。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從母體來到這個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懼吧?但我很快發現她對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興趣。她會睜大眼睛,盯著臺燈投在墻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臉看著拉花投在房頂的影子,一動不動,直到我抱著她改變位置。然后她開始尋找,盯住一張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塊黑白相間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條的上衣。
這讓我想到蒙特梭利舉的一個例子。蝴蝶的幼蟲剛生下來時,不能吞噬大葉子,它就靠對光的敏感朝樹梢爬去,去吃那些樹梢尖端的嫩芽。一旦幼蟲長到能吃較粗的食物時,它對光的敏感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