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兒童可能在重復人類早期的足跡,在基本語言形成后(3歲左右),兒童突然轉向使用這類“強有力”的詞,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常讓大人吃一驚!但是,幾個月后,這種語言就悄沒聲地過去了。
很多成人在憤怒時會使用“詛咒”的語言。這是不是又回到了童年?
喜歡說詛咒的話之后,兒童很快發現語言的魅力還在于同樣的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感覺是不一樣的。這發現使得他開始像一個文學家一樣刻意追求、努力尋找一些更美妙的語詞,甚至開始糾正大人的語言。
進入小學后,兒童能夠用語言為他的動機、他的復雜的心理活動服務,他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象成人一樣,話語越來越成為一種自由的工具。
沙和孩子們的成長
xx年10月13日 11:39 《捕捉兒童敏感期》
幼兒園里有四個沙池,每個孩子入園時,無一例外都留戀沙子,這種留戀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帶著孩子們到湖邊、海邊、植物園玩耍時,還是沙子抓他們的心。玩沙和玩水是連在一起的,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玩水。
小歐來幼兒園的第一天,進了沙池,抓起一把沙,沙從他的小手指縫中流出,落在手臂上,再從手臂上落下,這感覺讓他驚喜萬分。李宗林剛進幼兒園時,好動得不得了,但只要一進沙池,馬上就變得寧靜下來,能在沙池玩好幾個小時,半年后,專注的品質形成了。回想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很難找到一個不愛沙子的孩子。
沙到底給了孩子什么?
有人說沙發展了孩子的數學心智,我還沒有琢磨出其中的道理。我的發現是:兒童對可以變化的玩具興趣大,而人的想象力有限,任何一種人為的玩具都無法與大自然的賜予相媲美,沙和水就是大自然賜予的孩子最好的禮物。
沙如水一般,既是固體的,又是流體的,它變化無常又易被掌握,它那無窮盡的形態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上滿足了兒童創造和想像的本性。除了水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比得上沙的奇妙,也沒有任何一種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最后,無一例外,孩子總是將水和沙融為一體,在沙水之間找到新的玩法。
我常?吹,孩子們拿著各種小容器,一趟趟穿梭在班級和院落之間,一次只盛一點點水、一點點沙,幾個小時樂此不疲地來來回回,那情景如天國一般。
實際成人也樂意玩沙,在海邊,大人踩在沙上,用這樣的方法親近自然,滿足人那原始而永不會放棄、也不能放棄的心理需要。
孫瑞雪哥哥,你別走
xx年11月01日 10:08 《幼兒畫報》
今天氣溫較低,但戶外空氣濕潤,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我們來到游樂場,孩子很少,但有一個小哥哥不離桓桓左右,想和桓桓玩。
桓桓已經2歲3個月了。小男孩十分照顧他,看他騎著小車到轉彎處或前方有障礙物時,小男孩都會加快步伐搶先跑到危險的地方。當桓桓停下車,要去玩其他設施時,小哥哥問他:“我可以玩你的小車嗎?”
桓桓一巴掌打在小男孩臉上!小男孩難受地“哎”了一聲。我立刻告訴桓桓:“這是粗野的行為,請你向小哥哥道歉!被富刚f:“對不起!蔽艺f:“如果不想給小哥哥玩,你可以說不!
過了一會兒,桓桓又騎上小車,回頭一看小哥哥沒追來,就停下來看著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