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出生一個月后,妞妞對黑白相交的地方不感興趣了。
孫瑞雪: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對光如此癡迷。這究竟是種什么感覺呢?在黑暗的隧道盡頭,一個光點出現了。因為在黑暗中,這個光點顯得格外奇妙、明亮和有意義。光點逐漸變大,但它依然在黑暗中,強烈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比,使得這一點光充滿了意義。直到光明完全吞噬黑暗,就好像一下子撲進光的懷抱中,光明包圍了你。你到家了,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對光的敏感期過去了。
當嬰兒暢通無阻地度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臺階。這給嬰兒帶來了愉悅和持續性的滿足,這也是嬰兒從出生到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這過程的完成會使兒童充滿活力和激情。但是,如果破壞了這個過程,就會導致兒童的麻木、遲鈍、懶惰、好動、混亂。表面上看,兒童是在發展自己的感官,實際上兒童是借助感官發展建構他的精神。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人是作為精神的人而存在。
一個敏感期,將使兒童獲得一種品質。眼睛最先敏感的地方是黑白相間、反差明顯的地方,對初生嬰兒來說,它比人們想當然認為的彩球更具有誘惑力。
這一敏感期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我們并不知道。但是我曾經發現,陽光照進教室,撒落在一張小桌上,一個女孩子向光束走去,爬上桌子,緩慢地為光而舞。這一行為吸引著其他孩子,他們抬起頭凝視著,好像被喚醒了某種記憶……
羅曼-羅蘭在他的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中也有描述——從黑暗墻壁上高高的窗戶射進來的光線,給嬰兒帶來第一個驚喜和歡樂。
二 、 旋 轉
妞妞剛開始走路的時候,常拉著大人的手在屋里旋轉,只要一轉,她就會高興地大笑。
剛開始我總擔心她轉暈了會摔倒。后來發現她每次旋轉后,都顯出滿意的神態,而且旋轉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她也會暈,但她會很快抓住床沿或桌子站一會兒。這時我立刻走過去對她說:“眩暈!”
這項活動持續了很久,我從沒干涉過她。
孫瑞雪:兒童都有喜歡旋轉的時期。
蒙特梭利曾經說過:“運動除了增強體質外,它對心理發展本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學家的研究也同樣證明,旋轉對大腦發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協調性,對寫作、閱讀也有幫助。
三 、就不要新帽子
妞妞從一歲開始就很有秩序感。?
她不在別人的床上睡覺,也從不用別人的枕頭。有時對別的小孩的東西感興趣,可當別人把東西給她時,她又不接受。?
最讓人頭痛的是她不穿新買的衣服。有一次,給她買了一頂新帽子,是專門帶她去買的。 可當我摘下舊的、給她戴上新的時,她生氣地摘下新帽子送到售貨員跟前。不會說話的她“嗯嗯”著,示意售貨員收回帽子。我對她說:“這是媽媽給妞妞買的新帽子。”她拍著頭上的舊帽子說:“妞妞帽子。”?
后來沒辦法,只好把那頂新帽子拿回家,把舊帽子藏起來,不斷地告訴她,這個帽子也是妞妞的。
孫瑞雪:活動和行為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語言。妞妞其實是在說:“……不是我的。” “……不是我的”是人的基本意識,是和他人共處的先決條件,等孩子長大成人,這個意識就會沉入潛意識中,成為自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