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教案全集
學生發表意見,結合詩句闡釋。
教師小結。
3、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夜色漸濃,心里的感傷之情也越來越濃,這種美景和人生思考觸動了詩人怎么的情感?
4、填空歸納分析其中哪些表達思婦相思,哪些表達游子思歸?要求結合詩句闡釋。
(展示課件)
(1)“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思念,而是用“ 月 ”來 烘托 她的思念之情。
詩篇把“月” 擬人 化,“ 徘徊 ”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月的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
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卷不去”,“拂還來”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婦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情。
(2)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 落花、流水、殘月 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
“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 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的 凄苦寂寞 之情。
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遙遠。“ 沉沉 ”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 無限 ”也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
六、知識拓展
為何古人看到這樣的景色就會生發這樣的情感與思考,這種景和情有必然的聯系嗎?為何又能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這種文化是否已積淀為一種民族的審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們就必須自己從歷代詩文中去尋找。
1、下面我們就來分析探討這首詩的"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
(1)全班學生分三組比賽列舉有關所選意象的詩句。規定時間內列最多詩文的獲勝。
(2)全班分析意象在具體詩句中蘊涵的情感。
(3)綜合概括意象的一般寓意。
觸此景生此情。
2、教師評價總結。
a、明月:
1、思念——月可以跨越時空;
2、時間流逝、人生短暫——升落、圓缺
3、愁緒——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4、愛情——花前月下
b、江水:
1、人類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間)
2、人生短暫——歷史長河。(時間)
c、落花:
傷春核心意象——年光流轉、
紅顏易老、
生命無常
五、作業:
1、《春江花月夜》,題目共五個字,代表五種事物。你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哪一個字?
2、選題:《春江花月夜》中另外兩個意象“春”、“夜”的情感寄寓分析
3、收集古典詩歌中描寫所選意象的詩句,結合整首詩分析意象蘊含的情感,并綜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般情感寄寓。
4、背誦全詩。
附:
1、板書
2、參考詩句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 王昌齡)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 蘇軾)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唐 劉禹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望月遠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