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教案全集
李詩不同于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別喜歡直抒胸臆。他的情感往往象火山爆發一樣,直接從筆底傾瀉出來。如《蜀道難》一開首就是一聲驚嘆:“噫噓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猶如平地驚雷,令人頓時為之精神一振。他的《將進酒》《行路難》更是直抒胸臆的典范。
所以杜詩之精思獨造,為李白所不及。尤其是在剖析當時的社會現象,以及唐王朝的衰敗原因上,杜詩更是精深獨到。如其《麗人行》,揭示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朽墮落;而“三吏”、“三別”則揭露唐王朝的黑暗統治。杜詩對政局國勢有著全景式的觀照和把握,他總是力圖探究揭露社會、國家興壞成敗的深層根源。而李白對于勞動人民的苦難,往往只是流于同情,很少探究其社會根源。
⑶藝術手法——從詩歌的意象選擇與運用來看,李詩的意象特別的富于變幻和具有多色調,這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張和奇特卓異的想象。如他寫時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暫就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木暮成雪。”其感染力比經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語)要強烈得多;他寫山峰之高就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黃鶴之飛尚不得過”;他寫雪花之大就說“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寫樓臺之高就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似乎特別喜歡以巨額的數量詞來作量的夸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此類句子在太白詩中真是俯拾皆是。同時,出身豪富,素喜揮霍的李白還特別喜歡物質珍奇的鋪張夸耀。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歡謔”,“烹羊宰牛且為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杜詩在思想上以精深取勝,而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技巧上則以功力見長。杜甫是很注重學力的,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又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他在詩歌的語言運用上非常注重推敲錘煉。所以,杜詩中往往有許多警策之句,和出人意外的字語。如“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之“垂”、“涌”二字,筆力千鈞,寓意無窮。
《旅夜抒懷》、《客至》
教學目標:
1.旅夜抒懷:通過課文題目鑒賞詩歌的內容與情感。
2.客至:學會抓住關鍵詞進行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的兩首律詩,《旅夜抒懷》和《客至》。讀詩要從“頭”開始,說明詩的題目對理解詩歌很重要。今天,我們試著通過題目來鑒賞一首詩。
二.文本研讀
1.通過“旅”字看背景
思考:題目中的第一個字是“旅”,你能從中讀出什么呢?
明確:“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的春天攜家人自閬州折回成都,入嚴武幕。本來有這位好朋友的幫助,他滿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卻不料嚴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于九月到達云安(四川云陽)。《旅夜書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