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教案全集
[誦讀要求]
1、自讀;齊讀。
2、根據文本解釋劃線的詞句和加點的詞語,逐句理解詞意。
3、思考“品讀與探討”3:關于下片首句“莫”字的讀音以及其理由。
[明確] 兩種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為“暮憑闌”更好。理由如下:第一,這首詞從時間順序來看是由黎明寫到黃昏,作“暮”字比較自然, 而且與下文“無限江山”相連貫,“江山”在望,別易會難,正是憑闌時所見所感;如果說不要憑闌,卻又說“無限江山”,上下文就有點不接氣了。第二,從聲調音節來看,一句詞用“獨”、“莫”兩個入聲字,顯得十分急促,聽起來不美; 不如連用 “自”、“暮”兩個去聲字,反而顯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這憑闌所見到的“無限江山”并不屬于自己所有,這才有了下文“別時容易見時難”的感嘆。這樣理解,似乎更順 理成章,更深刻,更顯得悲怨凄涼, 也顯然比“不要憑闌”更有意境。
4、強調李璟和李煜詞的共同特點:他們父子都以文雅的詞風來表現深廣的憂患意識,為詞體注入個人和家國之感,拓展了詞的藝術境界,開拓了詞的抒情深度;樸素的語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們“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蘇軾《荷花媚》)的藝術特點。
[布置作業]
1、背誦李煜的這兩首詞。
“格高韻遠”的北宋詞
一、學習目標
1.詩詞閱讀鑒賞的一般方法
2.北宋早期婉約詞的特點及評價
二、學習過程設計
導語: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痹~作為一種文體,產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歐陽修為代表的婉約詞,有何特點,應作何評價呢?今天,我們共同研究探討北宋初期的晏歐詞。
請打開課本p61。
(一)閱讀鑒賞晏殊《破陣子•春景》
齊讀:《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
清明前為何選寫梨花、清明后為何選寫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據花信(花期)風,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蘭;清明三信,依次為桐花、麥花、柳花。作者力圖很準確地寫出時令的特征。
“三四點”“一兩聲”是實寫還是虛寫?
看似實寫,實為虛寫。意在表現環境的幽靜。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點?
“巧笑東鄰女伴”是倒裝句,調整以后為“東鄰女伴巧笑”,東鄰女伴笑得真好看呀。這是填詞適應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闋省略了那些內容?
下闋省略了兩點內容:一是采桑女對話內容,“西鄰女問東鄰女:你為什么笑得如此開心?東鄰女回答說”。二是采桑女斗草的過程描寫。文筆簡潔,手法巧妙。
笑何以從“雙臉”生?
“巧笑”的是東鄰女,“斗草贏”的也是東鄰女,所以,理當東鄰女笑“笑從雙臉生”!半p臉”的理解確實是問題。
“臉”這個字《說文》里未收,見于《集韻》《廣韻》,“臉”即頰,“雙臉”即雙頰,“臉”也可解釋為瞼,雙臉即雙眼。笑從雙眼生,表現東鄰女確實發自內心地笑了。
也可以將前句看作東鄰女與西鄰女之間的對話,這樣,就解釋為兩個少女的笑。
兩段之間有什么關系?與作者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