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教案全集
2、 指導閱讀、感悟體會。
3、 譯釋詩句,了解大意。
(1)結合書下注釋,同桌互相譯釋詩句,圈點疑問。
(2)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后四句轉寫“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的憂怨。
(3)、翻譯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陽。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余命。
陰云遮蔽秦嶺,不見家鄉何處;大雪阻塞藍關,征馬不愿前行。
我知你遠道而來的心意,好為我收尸于瘴氣彌漫的嶺南水濱。
4、 討論交流。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細體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
明確:(1)、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榜R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5、 課文小結
這首詩敘事高度概括,寫景境界開闊,抒情真摯動人,三者融合一體,形成了悲愴壯美的藝術效果,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面對詩人此種情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以為該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又該以何種心態來面對呢?
二、自學《西塞山懷古》
1、結合注視了解作者及背景
2、鑒賞提示
詩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東長江南岸)舊時的戰壘之上,面對滾滾長江,并沒有直接描寫當地風光,而是引西(益州──今四川成都)接東(金陵──今江蘇南京),貫今通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币婚_篇就以蒼涼遼遠的意境將讀者深深吸引。讓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氣”,在晉國大將王浚沿江東下的浩浩大軍面前,卻黯然失色,孫堅、孫策、孫權父子歷盡艱辛所創基業一朝化為烏有,東吳政權的垮敗轉眼間成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