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
·能否在造型活動中初步運用構圖知識。
·能否用近大遠小或平行透視的規律,初步表現空間關系。
·能否在造型活動中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與和諧的知識。
·能否運用所學過的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周圍的生活和環境。
·能否大膽地用圖像和立體造型的方式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秦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教學活動建議
·學習設計基礎知識,為社區或村莊、學校、運動會、文娛活動以及節慶等設計制作標志。
·學習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并進行裝飾應用。
·用軟、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廢舊織物、廢包裝箱等媒材,進行玩偶、生活實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設計制作。
·與同學合作,進行風箏的扎、糊、繪全過程的制作,并進行放飛活動。
·與同學合作,選擇適宜的媒材,制作校園、社區或村莊局部的平面圖或模型。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書籍封面、文體活動海報的設計。
·學習陶藝的制作方法。
評價建議
·是否在設計活動中表現出創意。
·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形式原理。
·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進行簡單的加工。
·能否用口頭語言和短文的形式,對自己的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活動建議
·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以參觀、討論等方式,欣賞校園和社區的景觀設計。
·通過參觀或觀看錄像、圖片等,欣賞雕塑和現代工業產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美。
·鼓勵學生從課本中選一件最喜歡的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欣賞作品的心得。
·通過實地參觀或觀摩錄像,欣賞不同材質的建筑物的門窗、墻壁和屋頂等。
·將若干雕塑作品的圖片,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區別雕塑作品的時代特點。
·介紹一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欣賞我國的石窟藝術。
評價建議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樂于了解人類文化藝術的成就。
·能否通過討論和寫作,表達對美術與生活、環境以及與其他學科關系的淺顯認識。
·能否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描述美術作品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是否知道我國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53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教學活動建議
·結合傳統節日,創作、設計和制作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配合班隊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進行策劃、制作與展示。
·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制作服飾、皮影以及相應的布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調查、了解社區或村莊的歷史,從美術設計的角度,為自己所在的社區或村莊的未來發展作規劃、設計并制作模型。
·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