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
·使用攝影機、攝像機收集素材,利用計算機等手段進行美術創作和展示活動。
評價建議
·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究性的活動。
·能否用文字、圖像形式記錄調查結果。
·是否積極地動腦筋,以美術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相結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制作過程中,是否積極地動腦、動手。
·在討論中,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
第四學段(7—9年級)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活動建議
·學習基本的視覺元素和形式法則,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選擇寫實、變形和抽象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經驗。
·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和方法,進行練習。
·進一步學習透視知識,提高空間表現能力。
·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種方法,嘗試描繪物體的立體感。
·創造漫畫和卡通形象,表達思想和情感。
·采用易于處理的板材,通過畫、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畫作品。
·在美術活動中,進一步學習色彩知識,提高色彩表現能力。
·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動物的浮雕或圓雕小品。
,運用計算機、攝像機、數碼照相機等進行造型活動。
評價建議
·是否對學習美術有興趣。
·能否結合所學透視知識表現物體的空間關系。
·是否知道以線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描繪。
·能否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
·能否運用多種材料、工具進行造型表現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能否運用雕塑的基本知識與方法制作浮雕和圓雕作品。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樹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教學活動建議
·學習設計基礎知識,作色彩的對比、調和及聯想等練習。
·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
·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
·為商品做包裝裝潢設計。
·了解鐘表、電話機、汽車等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知識,并練習繪制簡單的效果圖。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的制作練習,為家長會設計制作請柬,并對會場進行裝飾美化設計。
·用各種手段繪制童裝、學生裝或校服的設計效果圖。
·學習立體構成知識,用各種線材、面材、塊材進行立體構成制作練習。
·對竹木、廢導線、廢金屬箔(如易拉罐)等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
·集體討論校園或附近社區的環境美化方案,并進行設計練習。
·練習制作陶藝小品。
評價建議
·能否運用所學的設計方法和技能,動手制作與完成作品。
·能否運用所學的美術設計知識,設計方案,改進生活和學習用品,體現創意。
·能否以口頭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創意和制作過程,說明選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能否關注校園及社區環境,并從實用功能與設計的關系角度,評價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征,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