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17冊(九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祖國頌》教學內容:欣賞《我愛你,中國》和《啊!中國的土地》教學目標:1、聆聽《我愛你,中國》和《啊!中國的土地》,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啟發學生想象音樂中蘊涵的美好意境。2、認識區別我國藝術歌曲和群眾歌曲的基本特點教學重點:體驗感受歌曲的豐富情感教具準備:鋼琴、電視機、電腦、投影、vcd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學生在《愛我中華》中進入教室二、復習導入1、教師伴奏學生輕唱2、用圓潤的聲音,熱情的態度演唱《愛我中華》(這首歌唱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聲,今天老師再次為大家獻上幾首優秀的愛國歌曲。)三、音樂欣賞1、師深情地朗誦《愛我中華》的歌詞,學生感受。(詩歌用了什么樣的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2、學生有感情地朗誦一段3、如果將這首詩配上音樂會是什么樣呢?欣賞《我愛你,中國》,學生仔細品味。歌曲分幾個樂段?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加入音樂后的詞感染力如何?4、學生輕聲視唱一段5、完整聆聽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達的情感?讓我們再來欣賞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較它們在情緒和風格上有什么不同?6、聆聽歌曲《啊!中國的土地》,學生體驗感受。問:樂曲有幾個樂段?每個樂段唱出了些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7、學生輕聲朗誦歌詞,再跟琴輕唱歌曲,思考詞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8、思考討論兩首歌曲的不同之處?(分組討論并小結)(歌曲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愛國熱情)四、認識區分藝術歌曲和群眾歌曲我們欣賞了兩首歌曲,結合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歌曲,這兩類歌曲有些什么區別呢?(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什么是藝術歌曲?(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盛行一種抒情歌曲,通稱藝術歌曲。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旋律表現力強,表現手法及作曲技巧復雜,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什么是群眾歌曲?(歌曲內容與社會活動有關,體現群眾的理想和愿望。旋律雄壯豪邁,結構不太復雜,歌詞通俗簡練,易唱易上口)五、分別聆聽多首歌曲片段,學生加以區分 六、總結
第三課時 《沃爾塔瓦河》教學內容:欣賞交響詩《沃爾塔瓦河》教學目標:1、通過交響詩《沃爾塔瓦河》的欣賞,使學生感受音樂中表達的感情及所蘊涵的美好意境,了解捷克民族音樂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2、引導學生從旋律、節奏、音色、調式、曲式等音樂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從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想象力,提高審美的品味和修養。教學重點:感受音樂表達的感情和美好意境教具準備:鋼琴、電視機、電腦、投影一、直接導入 前兩節課我們演唱和聆聽了一些歌頌祖國的愛國歌曲,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外國朋友是用怎樣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的二、放送《沃爾塔瓦河》主題歌曲。(放cd)
1、這首歌曲大家熟悉嗎?它的旋律優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個國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它是交響詩《沃爾塔瓦河》的主題曲,由捷克民族音樂之父斯美塔那創作。)
2、這首旋律有什么特點?它描繪了什么景色?
(這首旋律流暢舒展,優美迷人,富有詩情畫意。e小調,它描繪了捷克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選自斯美塔那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第二首,是六首交響詩中最通俗、最受歡迎,也是在世界樂壇上代表捷克民族音樂之魂的一首)。三、簡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爾塔瓦河》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時期就是才華驚人的音樂神童。他1848年參加了反抗奧地利統治的布拉格起義。起義失敗后在國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國。他是李斯特的學生,他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也豐富了世界音樂文化寶庫。《我的祖國》是他失聰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