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17冊(九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結束部分
《交響曲》1、以上所學歸結為“交響曲”。2、講解交響曲。3、課堂小結。4、布置作業,預習下節課交響曲內容《命運》查資料。1、聆聽講解2、小結本課內容3、準備下節課內容 通過小結,進一步了解交響曲。
第二課時 《第五交響曲》教學內容:1、《命運》第一、第四樂章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命運》第一、第四樂章,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受交響曲的特點。2、通過欣賞通俗音樂《命運》,激發學生對樂曲的喜愛。3、通過欣賞,能夠對交響音樂感興趣,喜歡聆聽貝多芬的作品,從而更加喜歡貝多芬。教學重、難點: 欣賞《第五交響曲》教具準備:自制課件(ppt)、教學光盤、磁帶教學理念及思路:本課以“交響曲”導入學生熟悉的貝多芬的作品《致愛麗絲》,引入新課第五交響曲——《命運》。先讓學生看《命運》的舞蹈,再聆聽作品第五交響曲——《命運》及通俗演奏曲目,以學生興趣、愛好為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1、復習“交響曲”導入貝多芬作品《致愛麗絲》。2、講解貝多芬導入新課《命運》。1、回答“交響曲”。2、聆聽音樂《致愛麗絲》3、了解貝多芬及相關作品《命運》。自然導入,讓學生喜歡和接受。
新課
《命運》1、播放舞蹈《命運》2、播放樂曲《命運》3、分析樂曲,并出示簡圖:4、1、欣賞舞蹈《命運》2、聆聽樂曲3、聆聽并理解樂曲含義。以舞蹈欣賞引入,引發學生的興趣,以簡圖方式出示促進學生的理解。
對比欣賞
第四樂章1、播放樂曲2、分析樂曲1、聆聽音樂2、分析樂曲對比欣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
實踐部分
歸納總結1、投出主題2、列出表格
第一樂章
第四樂章
情緒
情感
色彩
內含1、 學生唱譜2、 回答問題。 對樂曲的了解與理解。
拓展部分
通俗欣賞1、播放通俗音樂鋼琴曲《命運》。2、提出相關問題:①主題相同嗎?②情緒有何變化?③樂器及演奏有何區別?1、聆聽音樂2、回答相關問題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結束部分1、回顧本單元的主題——交響曲。2、談談所學感受。 回顧本單元所學,談感受。 使學生對所學業內容有個深刻的印象。
第五單元 《月 光》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一]了解塔塔爾族及其民間音樂。[二]能夠用柔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教學重點:歌曲的演唱教學難點:轉調和歌曲的情緒教學用具:鋼琴 錄音機教學過程: 1、了解塔塔爾族的風俗民情及其音樂:塔塔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制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現有人口5000人。塔塔爾族史稱達旦、韃靼等。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人民能歌善舞,塔塔爾族民歌種類繁多,塔塔爾族的音樂節奏鮮明,活潑動聽,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2、介紹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反映愛情生活的歌曲,歌曲表達了一位青年在愛情上的傷感、思戀和向往。3、欣賞一遍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4、聽完后讓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情緒及結構。5、教師總結并講解:〈〈在銀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旋律優美、憂傷,以物達意、借月詠愁,抒發傷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6、跟著鋼琴學唱〈〈在銀色的月光下〉〉的曲譜,解決歌曲的難點轉調,交代清楚前5等于后6。7、唱熟曲譜后再欣賞一遍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也可讓學生跟著音樂輕聲學唱歌詞。8、教唱歌詞直到唱熟。9、有感情演唱:讓學生帶著優美、憂傷的情緒演唱歌曲。10、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