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17冊(九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一]感受體驗中外音樂家借描寫月光所抒發的感情。 [二]了解德彪西和劉天華在音樂上的主要貢獻。 [三]學習分析“魚咬尾”“換頭合尾”等中國民樂傳統的創作手法的表情作用。教學重點:〈〈春江花月夜〉〉教學難點:對作者所抒發感情的理解教學用具:鋼琴 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欣賞〈〈月光〉〉1、介紹曲作者及樂曲的有關背景。2、欣賞一遍,讓學生分析樂曲的情緒及聽后的感受。3、教師總結并引出印象派音樂加以講解。4、再欣賞一遍。二、欣賞〈〈春江花月夜〉〉1、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引出樂曲〈〈春江花月夜〉〉2、了解有關〈〈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知識。3、欣賞一遍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體驗樂曲的意境。4、讓學生分析樂曲的情緒及聽后的感受。5、教師總結并介紹樂曲的創作手法“魚咬尾”“換頭合尾”。6、再欣賞一遍,體驗以下“魚咬尾”“換頭合尾”的創作手法。三、欣賞〈〈月夜〉〉1、介紹曲作者及樂曲的創作背景。2、分析講解作品的情緒及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3、根據講解欣賞樂曲〈〈月夜〉〉。四、課堂小結1、總結這節課的內容。2、布置作業:實踐與創造習題五。3、宣布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