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17冊(九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沃爾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寫作于布拉格。它是一部風格奇特,構思新穎,近似于音畫的作品,它運用情節性連續發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繪了發源于舒馬瓦山的兩條小溪,匯合后成為沃爾塔瓦河,流經了森林、田野、峽谷、布拉格,最后歸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繪了兩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話傳說。四、讓我們通過分段賞析,來沃爾塔瓦河上作一次音樂之旅吧!1、兩個源頭(放vcd,03——2分30秒)沃爾塔瓦河的源頭是流經森林的兩條小溪,一條清涼,一條溫和,傾聽作者用什么樂器和音色,哪種音型來描繪?(第一源頭用長笛輕飄飄地奏出,第二源頭用單簧管吹出,豎琴撥出晶瑩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2、沃爾塔瓦河(vcd——3分30秒)
兩條小溪匯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漸充滿力量形成巨大洪流,這就是沃爾塔瓦河的主題——一支樸素的捷克民歌,充滿迷人的詩意和壯觀的美。(主題以大小調交替方式顯示)3、森林狩獵(vcd——5分05秒)
音樂的洪流繼續向前奔騰,它們穿過回響著獵人號角的森林,傾聽作者用了什么樂器,什么音色、節奏來表現。(圓號、小號來表現,大調色彩、八六拍的節奏)4、鄉村波爾卡午曲(vcd——5分23秒)
一個村莊出現在河岸上,傳來民間波爾卡午曲,它純樸、明朗、典雅、活潑,表現了村民們的婚禮場面。大家拍唱下面的節奏……。請問樂曲用了何種樂器?什么樣的力度變化?(單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漸強,又由強漸弱,給人一種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去的感覺)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臨(大管)。這段音樂描繪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寧靜而又神秘,表現在朦朧的月色中,一群美麗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現,悠揚地歌唱。(女同學哼唱旋律)。請問樂曲用什么樂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聲區加弱音器演奏,長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朧而神秘)。6、沃爾塔瓦河(vcd——9分09秒)
沃爾塔瓦河繼續向前奔流,逐漸緊 張起來的音樂,預示人們即將遇到險惡的考驗。(第一小提琴、雙簧管演奏,共它弦樂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7、圣約翰峽谷(投影圖(5)(vcd——10分26秒)
喻示著捷克人民不畏強暴、勇敢戰斗直至勝利的精神。這段音樂是全曲戲劇性的高潮,沃爾塔瓦河經過險峻的峽谷時,與攔路巨石頑強地搏斗。請聽用什么樂器表現?力度和情緒又如何?(樂隊全奏、銅管樂、打擊樂突出,力度加強,情緒緊張)8、寬闊的沃爾塔瓦河(vcd——11分34秒)
這是沃爾塔瓦河沖出峽谷、重新奔騰,更加波瀾壯闊的形象。它來到了布拉格,來到了象征光榮歷史傳統的維謝格位德古城堡。樂曲主題變成了(e大調),它充滿著勝利的喜悅和自豪,匯入到寬廣的易北河。它再次說明了捷克民族是偉大堅強的民族,它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9、沃爾塔瓦河奔向遠方(vcd——12分50秒——13分24秒)
音樂逐漸平息,沃爾塔瓦河不停地翻滾奔流向前,最后在遠方消失……。10、唱一唱《沃爾塔瓦河》的主題音樂和歌詞(輕唱)五、完整地欣賞全曲
欣賞的過程中學生完成:a、用詩歌描繪你聆聽音樂的感受
b、為月亮、水仙的舞蹈畫面畫出旋律線六、總結(略)第二單元 《西北放歌》 (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