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板書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六課《平等對待你我他》
第一框 《人與人是平等的》教學案例
一、課標內容
知道人與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的。
素質教育目標
(一)、情感體驗點
體驗人與人是平等的,樹立平等的意識,在行動中養成互相尊重。
(二)、能力培養點
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能力。
(三)、知識儲備點
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
二、教學設想
(一)、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人們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難點:樹立平等的意識,讓學生在日常行動中養成互相尊重
(二)、課型及基本教學思想
課型:新授課
借助圖片、老師收集的大量資料,使學生在分析、討論、合作探究、交流中,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樹立平等的意識,讓學生在日常行動中養成互相尊重,也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媒體平臺
(一)、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設備
學具:鋼筆、練習本
(二)、多媒體課件
1、課件構思
以課件的形式展示大量的圖片、資料,來反映人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自學題、討論題、討論的結果,增強教材內容的形象性,感染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素材儲備
(1)、網上搜集大量圖片。
(2)、網上收集大量反映人格平等和法律地位平等的資料。
三、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老師:多媒體出示二十世紀上海外灘公園——那塊“華人和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并思考這樣一個告示牌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甲:心里不舒服。
學生乙:氣憤,欺負人。
學生丙:國家貧窮,受人欺負。
學生丁:人與人之間不平等……
過渡: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從大家的回答不難看出同學們對平等有了一定認識,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一課《人與人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首先表現在人格方面的平等。
——人與人是平等的(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圖片,在思考問題中,自然而然的就輕松進入今天所要探究的內容,并學會如何傾聽他人說話。
(二) 探究新課
人格上的平等
老師:多媒體出示資料:重慶市5個小青年在閑逛,大家覺得要搞點新鮮、刺激的游戲。碰見一個蓬頭垢面的乞丐,小青年發現對方有些呆頭呆腦,便騙乞丐拽到鐵路旁的一個小山坡上。有人拿繩子將乞丐的雙手反背著捆住,有人揀來爛麻袋將其腰部以上套住……隨后便是瘋狂的毆打,拳頭、棍棒全派上了用場。
并思考:這些捉弄乞丐的青年,等待他們的結果將是怎樣的呢?在我們身邊還有那些弱勢群體?我們應該對他們做些什么?
老師:學生分四人一組進行討論,每一小組要有主持人、小組代表發言人、記錄員。
學生:小組交流發言。等待那些小青年的結果是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們身邊的弱勢群體有殘疾人(瞎子 聾子 )、乞丐、老年人、精神病人。
老師: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弱勢群體:你們在坐的各位同學、婦女、低收入的人、下崗職工…(多媒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資料)。
學生:什么是弱勢群體?
老師:就是處于社會中不利地位的人群總稱。
學生:犯罪刑滿釋放的人在社會中找不到工作,他們屬不屬弱勢群體?
老師:不屬于弱勢群體,屬于人們監管的重點對象。他們更渴望社會的接納,親人的關愛,朋友的鼓勵!……人的一生誰能不走彎路呢?伸出我們團結有愛的手,讓他們更快的回歸社會,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不要歧視,他們也是我們中的一份子,和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們應該接納他們。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