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學生:關心、關愛、盡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不要歧視他們。
老師:同學們說的太好了,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中,真正的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分析該案列,弄清人與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還特別設計了弱勢群體這一特殊人群,讓學生仔細思考,分析,總結他們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平等的意識,在日常行動中養成互相尊重,也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結:人格是人與生俱來的,始于出生,終于死亡。人格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主體,都有做人的尊嚴,都不容輕視、歧視、嘲笑。它不是國家這種外力賦予的,而是一種內在、生而有之的權利!這種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
課后反思:這一課教學內容體現了本課課標內容的主要要求。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是比較抽象的,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我以具體事例為載體,以大量圖片為輔,以大家關注的弱勢群體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充分展開討論,來理解本節課的內容,教學效果較好。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六課《平等對待你我他》
第二框 《平等待人》教案
教學課題 平等待人
課標原文
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珊瑚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依 據
課 標
原 文
要 求
確 定
的 三
維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懂得人格平等的涵義;理解平等與社會進步的關系;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差異和不平等,培養認識社會,全面看問題的能力。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人人具有天賦的平等權利,人與人之間的歧視與壓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視他人是不道德的;樹立人格平等的觀念,培養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識和態度。
根 據
課 標
原 文
和 三
維 目
標 設
定 的
主 要
課 堂
教 學
用 題 1、什么是平等?
2、法律地位平等的表現:
3、為什么要做到平等待人?
4、人格無高低(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5、平等待人的體現(怎樣做到平等待人?)
教 學
重 點
認識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 學
難 點
正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主要教
法學法 列舉法、問答法、歸納法等
教 學
準 備 計算機、投影儀、ppt課件
教學進程設計
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已故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外出,路邊有一個身穿破衣爛衫的黑人老乞丐對其行鞠躬禮。林肯總統一絲不茍地脫帽對其回禮。隨員對總統的舉止表示不解。林肯總統說:“即使是一個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認為我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因為無論貴為總統或是賤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說“皇帝和鞋匠的靈魂都是用同樣的模型塑造的”,結合這個故事,說說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正因為平等是如此的可貴,所以,為了實現和維護平等,人們進行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和不懈努力。
講授新課 第一環節:
(1)這幾位同學向《心聲》節目反映了什么問題?小文、小凱、小蘭和阿峰中哪個同學受到了什么對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們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