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六、補充課文正文
1、寬容是有原則的
寬容并不意味著事事都要做出忍讓,因為事情有大小之分。對于重大的事情,特別是與集體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相關的事情,要分清是非、敵我、不能含糊,要做出明確的決斷。對待生活中的“壞人”“惡人”,不能盲目造就。對于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需要 區分有意與無意的。
2、寬容除了要善待他人的不足之外,還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不斤斤計較他人的過失
能容忍不同的觀點
原諒他人對自己的誤解
原諒他人對你的傷害
發生糾紛時能主動與他人和解
3、關于寬容的名言警句
(1).若無寬恕,生命將被永無止境的仇恨和抱負所控制。(阿薩吉奧利)
(2).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有限。
(魯迅)
(3).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歐文)
(4).愈是睿智的人,愈有寬廣的胸襟。 (斯達爾夫人)
(5).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結果是甜蜜的。 (盧 梭)
(6).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別人寬容的,但誰能說自己不需要寬容呢?
(屠格涅夫)
(7).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蘇霍姆林斯基)
(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孔 丘)
(9).最高貴的復仇是寬容(雨果)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 丘)
(11).天稱其高,以無不覆;地稱其廣,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曹 植)
(12).識高則量大。 (程 顥)
(13).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 (程 頤)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七課《同在一片藍天下》
第二框 《地球村中,我們友好交往》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陜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目“地球村中,我們友好交往”(上)[p84—p88]。
二、課標原文:
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有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和體會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鑒賞多樣文化的能力。
3、知識目標: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四、教學重點:
了解異國風情,體會其它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五、教學難點:
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現實,我們在對外交往中要正確面對這一基本現實。
六、課前準備:
1、反映世界各國風俗習慣、禮節和忌諱方面的典型材料。
2、典型國家、地區和民族在音樂、文學、建筑、舞蹈等方面的相關圖文材料。
七、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多媒體輔助教學。
八、教學構思:
在全面實施新課程背景下,依據“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案和知識圖片、音樂、錄像為載體,以多媒體為教學輔助手段,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精講為主要表現形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完成確定的教學目標。
九、教學用題:
1.世界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2.世界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表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