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2.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1)平等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平等是落后和愚昧的表現
近現代以前人類社會曾經出現過的各種不平等制度、各種歧視,并且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如在古代羅馬奴隸制度社會,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男尊女卑,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教會與封建主貴族享有特權,假借上帝之名剝奪人們的生命、自由、平等。等等,人們為爭取平等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和斗爭。
(3)平等在社會進步中的實現
3.正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1)現實中存在著差異和不平等
(2)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
人們在天賦上存在容貌、智力、體力的差異和出生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等,還有后天的個人主觀努力程度不同、社會分工不同、機遇不同等,這些差異造成種種差別,表現為貧富差別、城鄉差別、地域差別等等,這些差別可能造成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另外種族、文化語言、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異等也會成為歧視的原因。
(3)對待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的正確態度。
一是抹煞差別,追求結果的均等。二是強調差別,以此劃分人的等級。三是承認差別,但不以差別否認人的平等。只有第三種態度的人必然會在對待他人時尊重平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這樣的人才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4.消除歧視,平等待人
(1)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歧視態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平等意識,忽視、不懂得人與人之間存在根本性的共同點-人格,以天賦、地位、貧富、身份等劃分人的不同等級。
(2)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3)摒除崇拜金錢權力的陳腐觀念
(4)認清歧視的錯誤和危害,努力消除歧視
歧視的錯誤在于沒有認識到每個人人格的平等,其危害在于,不但損害了他人平等的權利和尊嚴,而且損害了自己的尊嚴,降低了自己的人格,阻礙了人們的和諧交往,妨害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第三環節: 習得展示與檢驗
(活動5)校園風景線
活動目的:在學生明白了平等的意義之后,引導他們學會辨別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歧視現象,引導他們學會在實踐中努力消除歧視,營造平等、尊重、真誠的人際關系。
活動過程:
學校合唱團又要招聘新成員了。公布的條件是:
1、唱歌好。
2、長相漂亮。
3、身高160厘米以上。
4、學習成績中等以上。
5、家庭有經濟能力置辦演出服裝。
組織學生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可設計一個現場場景,一個扮演招收者,幾個扮演報名者;報名者被各種不合理的條件拒之門外。
組織學生討論:你贊成以上公布的條件嗎?為什么?你認為合適的條件應該是什么?
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對“社會中弱勢群體所面臨的歧視現象”進行調查、收集資料,并在下節課上交流調查的結果以及個人的感想、態度和做法。
(四)閱讀反思 認知感悟
(1)文章從哪些方面體現出陶行知尊重、平等對待人力車夫?
(2)文章中令你感動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
(3)你從陶行知的言行中領悟出了什么道理?
分析:通過陶行知的故事讓學生從中領悟陶行知尊重勞動人民、真誠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行動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五)檢測反饋 拓展提高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把憂愁,煩惱留給過去,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境,朝氣蓬勃,攜手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