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品德下冊全冊教案2
主題三:我和動物交朋友。動物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村,要學會和動物和諧相處,懂得關心動物就是關心人類自己。第34、35頁展示了兒童對小動物們的喜愛,旨在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并表達愿意和動物交朋友的情感。第36、37頁展示了小朋友和他喜歡的小鳥的一段故事,旨在引導學生討論,應該如何與自己喜歡的動物交朋友。第38、39頁展示了動物對人們生活的重要作用,如為人類排憂解難,給大家的生活帶來許多樂趣等,旨在引發學生對此話題的進一步討論。第40頁長頸鹿媽媽述說小長頸鹿遇難的故事和第41頁展示的不同兒童對待小動物的不同方式,旨在引發學生思考如何愛護動物。
主題四:美化家園。在以上三個主題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開展變廢為寶的活動,試用自己的雙手來美化自己達到家園。第42頁展示了一個干凈美麗達到社區清晨,旨在讓學生懂得潔凈達到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創造。第43頁旨在引導學生從如何處理垃圾的角度討論在保護環境、創造美好家園方面還應該注意的問題。第44頁通過連線游戲旨在提示大家要有垃圾分類意識,在生活中最好先將垃圾分類然后再扔。第45頁從如何減少垃圾的角度討論對環境的保護,旨在提示大家應該盡可能地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物品,減少人為制造的垃圾。第46、47頁介紹了幾個用廢品制作小擺設的方法,旨在提示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廢品,做出有意義的東西來。
三、教學建議
1、重視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資料,開發課程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課前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調查活動,如調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的環境狀況、搜集自己喜歡達到小動物的有關資料或圖片、調查班上同學喜歡的動物共有哪些、收集動物與人類和睦相處、為人類做貢獻的故事或圖片、音像資料等,老師收集生活中垃圾處理的方法,如有可能,可聯系有關部門,組織學生參觀垃圾的處理過程等。收集的資料可以根據本地情況靈活掌握。
2、教學中要組織靈活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與感悟,從而樹立正確達到道德觀,實現讓教育活動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常見的活動方式有討論、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學游戲、欣賞、講故事等。
3、教學中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同位討論等學習方式,讓學生結成學習伙伴,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4、重視課堂的延伸,使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有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而且需要學生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去踐行,形成正確的行為,因此,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延伸活動。如學習了《護綠行動》這一課,有條件的學校可配合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等組織一次護綠行動實踐,如為班級領養一棵樹,在護綠牌上寫上班級、植物名稱及簡短介紹,并定期進行松土、澆水等養護。從而引導學生真正為護綠行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5、定位好老師和學生的角色,真正轉變教的方式和學的方式。要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育學生學會傾聽、積極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做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實現最佳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