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品德下冊全冊教案2
四、教學評價
1、強調對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學生活動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及時給予鼓勵。即使活動的最后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要給學生以鼓勵,保持學生的自信。
2、體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師評、生評、自評相結合,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3、多把尺子衡量學生。老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因此,不要用一個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
4、重視質性評價。品德與生活的評價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視對學生在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四個方面的個性化表現。
5、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如觀察、訪談、問卷等,獲得學生發展達到信息,了解學生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此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第一課 我們的大地媽媽
教學目標:
1. 通過調查等活動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園的環境狀況及其變化。
2. 形成初步的生態環境意識,能調整自己的行為,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準備:
搜集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圖片、音像、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1. 同學們,在空閑時間你會不會和家人一起到湖邊走走,到公園去逛逛呢?呼吸湖邊新鮮的空氣,欣賞公園的美麗景色,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愜意的事情。
2. 生活當中除了咱們這有這么優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世界各地都一樣,因為我們擁有同一個地球。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板書:1。我們的大地媽媽)
活動一:追尋記憶,尋美搜索隊。
1. 游戲:跟老師一起做做這些動作。
ø 眨眨眼睛,
ø 鼻子嗅嗅,
ø 摸摸耳朵,
ø 擦擦皮膚。
2. 請告訴老師,這些都有什么作用。
3.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眼、耳、鼻、皮膚等),充分感覺大自然的美。
4. 同學們在節假日里都會去哪些地方,哪些地方都給你哪些感覺了。把你們體會到的,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吧。
ø 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
ø 那可愛的小草,那漂亮的小花……
ø 那清清的小溪,藍藍的大!磺惺悄敲吹拿篮。
5. 指名學生說。
6. 師:看看咱們書上的插圖,讀讀他們所說的話,細細品味一下吧。
7. 師:如果陽光不再明媚,空氣不再清新。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如果在我們生活里,沒有了這些花草樹木等植物、沒有了小鳥、小魚等動物,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
8. 學生討論,自由回答。
9. 小結:陽光、空氣、水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們的生活一刻也離不開它們。動物、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富有趣味。
活動二:焦點訪談:我們的環境怎么了?
1. 現實的生活與理想永遠都會隔很遠。人類生活周圍的環境(空氣、水、環境衛生、光、聲音等)都存在著被污染、被破壞的情況。
2. 同學們好好想想造成污染與破壞的原因是什么呢?
3. 學生討論學習。
4. 小結:環境被污染、被破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的急功近利或愚昧無知造成的,有的污染與破壞的后果一時一刻看不出來,但最終還是會給人類帶來不利。美好的環境人人喜愛,但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來創造與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