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完整版)
教學重點: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裝飾過程。
教學難點:①材料的選擇與妙用;②紙蛇會跳舞的科學原理。
興趣點:會跳舞的玩具蛇,科學童話故事。
觀察點:用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玩具蛇?
教具準備:各種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關工具材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講“糖葫蘆”、“可愛的冰蛇”兩個故事并欣賞畫面。
欣賞課件里的蛇,你認識哪幾種蛇?
蛇有什么形態特征?(三角形的頭,圓而細長的身體,尖尖的尾巴)
以平面與立體表現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給你什么感覺(可愛、雅致、有趣、夸張、擬人)
想一想,蛇怎樣變,形象才可愛?
二、設計玩具蛇。突破難點。
欣賞老師手中各種玩具蛇,猜一猜,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彎曲、圓而細長的形態特征。哪些材料經過組合,
能設計玩具?
試一試:參考教材的制作步驟。也來設計制作一條玩具蛇。
想一想:如何裝飾才可愛?
三、玩一玩,為什么蛇會跳舞?注意蛇身體的彎曲度與長還有風力短能影響蛇
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話,
玩一玩,這些玩具為什么會動?
講一講,有什么樣科學道理?
四、評一評:誰做的蛇最有個性,與眾不同?
會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紋。造型、色彩花紋、材料的選擇與眾不同。
課后反思:學生對花紋的設計有自己的想法,較為理想,都對吹氣蛇情有獨鐘。
設計簡單的蛇他們反而不感興趣。但材料選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電風扇的
風力下,蛇跳舞的環節處理的較好,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7課 美麗的葉子
教材分析:
葉子是學生司空見慣的自然物象。本課以“形態色彩美的葉子”導入,旨在引導
學生學會關注身邊不起眼的事物,觀察葉脈由粗到細、逐級分*、有組織的線,
而體驗自然界線性物象;通過對馬蒂斯的作品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大師其對比
的色彩,粗獷的線條,夸張變形的表現物象形態的藝術手法,激發學生大膽運
用造型元素表現自己對葉子的感覺。并通過拓印、線描、色繪、剪貼等欣賞與
練習,體驗各種材料工具技法表現的藝術效果,目的是引導學生開拓材料工具
視野,鼓勵學生在嘗試探究各種方法、技能的同時,體驗葉子的形態美、紋理
美和自然美。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能綜合運用各種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現葉子構成的畫面;
感受葉子網狀纖維紋理的美感。
2、 過程與方法:在比較中,體驗葉子的形態美、紋理美;在嘗試中,體驗拓
印、線描、色繪、剪貼的不同美感;在展示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3、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嘗試發現的樂趣;關注身邊不起眼的自然物象。
教學重點:
嘗試與運用線描、色繪或拓印表現葉子形態美、紋理美。
教學難點:
運用色彩對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現葉子的構成。
興趣點:
比一比,認拾的葉子形狀美、色彩美;觀察葉子的網狀紋理。
觀察點:
葉子的形狀與紋理;體驗拓印的嘗試過程。
教具準備:
師:課件;線描、色繪、拓印、剪貼葉子的范作若干;各式各樣的樹葉;相關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