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全集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各種人和動物相處的圖片、磁帶、油泥、色卡紙、剪刀、膠帶、范作、課件等。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油泥、色卡紙、膠棒等(還可以適當地帶些蔬菜、水果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激趣:
讓學生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一個落入凡間的小精靈一一法國小女孩蒂皮,用她那些匪夷所思的經歷,把我們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她從小跟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廣袤的非洲野生叢林長大,與野象為伴,同鴕鳥共舞,變色龍、牛蛙、豹子、獅子、狒狒……—個個動物給她帶來奇趣、歡樂、驚險、幻想,最終都成為她最好的朋友。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捕捉人和動物相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老師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類和動物相處的趣味圖片,引導學生觀看,根據現有的圖片進行聯想,拓寬學生的思路。
2、游戲導入:
學生分組活動接龍,開小火車講述大自然界中的食物鏈。有的動物是朋友,有的動物是敵人。
草一兔子——狼——獅子——大象……:
激發學生對本課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活動的延伸可促
進學生感情交流,為后面的創作奠定基礎。
3、模仿感受:
模仿人和動物親昵的動作、表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模仿動物
的習慣性動作,講述動物的有關習性,體驗動物給人類帶來的樂趣。加深學生,
的主觀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課堂的欲望。
4、討論探究:;
動物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樂趣。可以講解一些動物的逸聞趣事,講
述自己和動物交往的經歷中最深刻的事情。學生欣賞有關圖片,討論如何繪畫表現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人和動物的場景。、
5、欣賞交流:
欣賞的主要是課本圖片,講述圖片中人和動物的構圖,抓住人和動物相處
中最具有表現力的情節。人物和動物動態及活動場景的整體表現。
交流主要是繪畫和制作的交流,看了前面的圖片,受到啟發后學生根據現
有的材料進行聯想,分組研究討論怎樣利用自己的材料制作,用什么樣的材料、
什么樣的方法制作。(剪、貼、折、撕、粘、挖……).
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鼓勵在方法
與材料選擇上有創意的學生。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
6、制作表現:
讓學生在感受討論的基礎上,利用自己所帶的工具材料,通過繪畫、剪貼
多種方法制作。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想像,繪畫制作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畫面。在繪畫或制作過程中體會創作的快樂。并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與友愛精神,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
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鼓勵在方法與材料選擇上有創意的學生。
7、評價展示:
學生先自評后相互評價作品。
8、拓展延伸:
可以讓學生從文學、音樂等多個角度表現人和動物;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發展藝術感知能
我做的動物明星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人和動物,發現身邊的人和動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采用繪畫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現不同的人和動物相處時有趣的情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欣賞、討論、游戲、表演、繪畫、制作的有關活動中,更好地體驗動物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學習帶來的樂趣,感受人和動物之間的友情,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動物、對生命、對大自然的熱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