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全集
教師準備:彩色畫報紙、動物面具、音樂資料、課件等。
學生準備:剪刀、膠棒、包裝紙、盒、各種材料(毛線、樹葉、布、麻繩、彩帶、瓜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1、聽聽看看
欣賞音樂《動物狂歡節》,聽聽有哪些動物?讓學生自由暢談。
再欣賞音樂,看課件,動物們隨著音樂一一出現。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各種動物面部特征和表情。
2、說說畫畫
啟發學生概括各種動物的面部特征:圓形、方形、橢圓形、三角形。表情特征:哭、笑、愁、兇、怒等。
師:為這群快樂的動物畫個像,分別畫出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動物頭像。
3、裝裝扮扮
師:獅王感謝大家為動物們畫像,邀請同學們參加動物狂歡節。拿出自帶的動物面具裝扮起來去狂歡吧。
師生戴上面具隨著音樂盡情舞蹈。
師:可惜面具太少了,有點遺憾。我們去面具博物館尋找—些有趣的動物面具吧。
觀看動物面具的課件,教師介紹面具的由來:遠古時代,人們認為患病、自然災害是妖魔鬼怪帶來的,于是就用樹葉、獸皮、羽毛等做成模樣奇怪的面具戴在瞼上跳舞驅妖,祈求平安。
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動物面具是用哪些方法來表現的?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讓學生小結:用夸張、變形的方法突出動物面部特征。
制作材料可以利用廢舊包裝紙盒、瓜果蔬菜進行巧妙的設
4、做做玩玩
教師出示幾種自制的動物面具讓學生分析是由哪些材料制作的,運用什么手法表現的。
教師示范制作動物面具,讓學生出主意,邊做邊講解制作方法。
學生總結制作要點,教師板書:1.巧妙利用材料。2.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突出動物面部特征。3.留出眼睛的位置可以看見外面。4.運用剪、挖、拼接、貼、畫、卷折等手段進行裝飾制作。5.做好后裝上松緊帶。
學生可以獨立或合作制作一件動物面具。教師巡回指導。出示動物簡筆畫圖例。
作品完成后開展自評、互評。
5、編編演演
分小組依據課前準備的童話故事創編動物故事、兒歌,準備節目去參加動物狂歡節。
教師戴上獅王面具宣布:動物狂歡節正式開始。
學生們戴上面具表演自編的節目,盡情表現自己的才能。
6、活動拓展。
結合班隊活動或語文課等組織學生開一個化裝晚會,制作更多種面具,可以是童話人物、卡通人物、怪獸等。
我和動物朋友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人和動物,發現身邊的人和動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采用繪畫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現不同的人和動物相處時有趣的情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欣賞、討論、游戲、表演、繪畫、制作的有關活動中,更好地體驗動物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學習帶來的樂趣,感受人和動物之間的友情,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動物、對生命、對大自然的熱愛之
情,并讓學生在繪畫或制作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與友愛精神。
3、審美目標:培養學生了解自然,愛護生命,熱愛自然的情感。提高學生創造力及表現事物的能力。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認識、了解、體驗人和動物相處時的樂趣,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探索、研究、捕捉人和動物相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從而掌握表現、繪畫人和動物的方法。
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畫出或用各種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人和動物相處時有趣的情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